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中醫藥職業技術技能人才作為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委認真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對接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需求,切實發揮行指委研究、咨詢、服務等職能作用,不斷深化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中醫藥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一、堅持產教融合,推動中醫藥職業教育與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同步規劃。抓住制定《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有利契機,加強調查研究,著力從中醫藥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研究提出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有效途徑。一是積極開展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研究,梳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緊缺專業、緊缺人才類型和數量,摸清中醫藥技術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并從中醫藥職業教育的層次、專業和類型結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幫助中醫藥職業院校把握人才培養重點。二是在《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編制過程中,組織專家積極參與前期教育領域的相關重大問題研究及規劃起草工作,完成了中醫藥健康服務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和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部分的起草制定,提出的“推動高校設立健康管理等中醫藥健康服務相關專業,拓寬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技能崗位設置”等政策建議,被規劃采納,發揮了研究咨詢作用。
二、深化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與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實際緊密對接。緊扣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對中醫藥職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推進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一是推進中醫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2014年,我委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組織起草了《關于加快發展中醫藥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和《中醫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征求意見稿),指導中醫藥職業院校探索適應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已形成中職學校與高職院?!?+3”分段培養,中職學校與應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養,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3+2”分段培養,五年制高職學校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5+2”分段培養等模式。二是推進專業設置與行業需要對接。積極參與《高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修訂工作,提出將原中醫保健康復技術專業拆分為中醫康復技術、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的建議,增加了中醫護理、中醫健康管理等專業或方向。同時,及時調整完善教學標準,制定了中職中醫、中藥、中藥制藥等9個專業教學標準及其專業核心課程標準。這些調整變化將有力助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等產業發展。三是推進人才培養與崗位規范對接。根據中醫藥健康服務工種需要,依托中醫藥職業院校、企業建立了6個職業技能鑒定站(所),搭建起院校培養與技能鑒定一體化的服務平臺。同時,在組織的中藥、針灸推拿、中醫護理等專業的技能大賽中,均吸納行業企業、醫院專家參與比賽標準制定和執裁工作,著力縮小行業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實際的差距。
三、健全運行機制,努力提升中醫藥職業教育行業指導能力。緊跟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形勢,我委著力在運行體制機制上挖潛,提升行業指導能力。一是建立教育教學研究機制。我委每年開展專業設置、學科建設、教學方式等專題研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笆濉逼陂g,由我委組織申報、實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的中醫藥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46項,形成教學改革成果174項。二是建立工作協同機制。針對重大專項、重要任務推進落實,注重院校聯合,協同推進。為適應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對針灸推拿人才培養需要,我委啟動了針灸推拿傳承與創新教學資源庫建設,組織11所相關院校協同攻關,成功獲得教育部立項支持,現正有序實施。三是建立職教年會制度。針對中醫藥職業教育發展重點難點,我委建立了職教年會制度,每年圍繞不同主題,進行研討交流。行指委成立以來,先后圍繞“深化中醫藥專業建設,提升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構建中醫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等主題進行座談交流,收到較好成效。
下一步,我委將以此次換屆大會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兄弟行指委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研究探索,深入實踐創新,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