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長 翁鐵慧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創”?!皠摗毙枰穹e薄發,內在包含“倉儲”“工器”兩方面:沒有“倉儲”,創新創業是無源之水;缺少土壤空間、政策扶持等“工器”,則難以為繼。政府要著力構建“扶上馬、送一程”的扶持和容錯機制。
上海重點完善創新實踐平臺、健全創業孵化網絡、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在完善創新實踐平臺方面,為加強個性化指導和實戰性運用,投資10億元建立了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在健全創業孵化網絡方面,為及時給創業起步學生提供“第一桶金”,上海市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政府每年投入1億元,以免息債權等模式,給予5萬至30萬元資助;在營造鼓勵創新氛圍方面,上海市自2008年起連續舉辦全球創業周中國站活動,至今已覆蓋160多所高校、15萬名學生。
同時,上海在扶持與容錯方面進行了探索:上海已在財稅、融資、審批等方面形成制度支撐,如初創期學生創業團隊可獲得專項創業補貼及場地租金優惠等支持;上海通過校區、園區與社區的“三區聯動”為高校師生創業提供扶持,形成多個眾創空間,如楊浦區全力打造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在科技、金融、人力資源等方面定向服務建筑設計專業師生創業;為倡導“敢為人先、寬容失敗”,上海著力構建容錯機制,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對創業失敗學生,不再收回投資,只要符合“創業力測評系統”評估,仍同等支持其再次創業。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