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呱呱墜地來到人間,我和所有的媽媽一樣,幸福、喜悅,乃至激動地淚流滿面。每天擁抱他柔軟的身體,端詳他微笑的睡顏,都是莫大的幸福。記得他第一次邁步,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背上小書包走進幼兒園。我和他一起長大,分享他的純真、叛逆和小悲傷。兒子快5歲了,用他的話說已經是中班的大寶寶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我也在不斷的思考,他需要什么,家庭應該給他什么,怎樣做才能幫助他健康快樂的成長,怎樣做才能不愧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學校、家長、社會都提出了要求,特別是明確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應該做什么,希望家長發揮積極性和主體作用,提高家長的教育責任和榜樣意識。細細讀來,頗受啟迪,我想有三件事每個家長都應該想好、做好。
第一,我們應該給孩子創設什么環境?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為枳??梢姵砷L環境對人至關重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心理品質及人格發展。昔孟母,擇鄰處。作為現代家長的我們更應該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安全是基本底線。近年頻繁發生因家長監護不到位,導致孩子墜樓、撞車、溺水等,釀成令人痛心的慘劇。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切實履行好家長的監護人責任,并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保護孩子生命安全。和諧是成長沃土。生活中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懂得成人世界,毫無顧忌的在孩子面前爭吵,甚至口出惡語,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感受安全和幸福,有學習愛的榜樣,長大才有愛的能力。民主是涵養之源。要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對待,不能一言堂,更不能隨意打罵孩子。有事要同孩子商量,尊重他們的想法,孩子犯錯,要對孩子講明道理,鼓勵孩子改正。真正與孩子建立起伙伴與朋友的關系,共同分享快樂和煩惱,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二,我們應該給孩子做出什么示范?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德育老師,言傳不如身教,與其給孩子講枯燥的大道理,不如做好示范、當好榜樣。弘揚傳統家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深刻的做人準則,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作為家長,要自覺踐行傳統美德,在家孝順父母,在外謙和禮讓,做人信守承諾,做事踏實努力,形成獨特家風,潛移默化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良好習慣。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梢娏己眯袨榱晳T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家庭是習慣的培養地,家長的生活行為影響孩子的習慣養成。我們要跟孩子一起堅持體育鍛煉,共同閱讀好書,綠色使用網絡,做到健康生活。保持積極心態。近年中小學生因學習、情感等問題輕生的新聞也見諸報端,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備受關注。父母是守護孩子最多的人,更容易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我們既要及時幫助孩子緩解不良情緒,注重青春期心理輔導,自身更要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遇困不怕,知難不退,給孩子樹立自信勇敢的榜樣,培育孩子健康陽光的性格。
第三,我們應該如何配合學校?
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互為助力,有機融合,才能保持教育一致性,發揮最大作用。
與學校密切溝通。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家在校的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為學校教育提供參考方向,并配合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庭指導,形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良性互動。積極參加實踐。定期和孩子一起共同參與參觀體驗、專題調查、研學旅行、紅色旅游、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增進親子溝通交流的同時,幫助孩子了解社會、體驗社會、融入社會,實現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融合。尊重成長規律。學習成績永遠是家長關注的重點,但盲目增加孩子學業負擔會適得其反。我們要尊重孩子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共同制定學習目標,采取有效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讓孩子因學習而快樂,因學習而成長。
爸爸、媽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詞匯,也凝聚著人世間最重的責任。小到孩子成長成才,大到國家繁榮發展,我們每個家長都要肩負起責任,盡己所能,和學校、社會一道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北京市第五幼兒園中一班張善淵家長 徐攀)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