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去過哪些城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甘肅省會寧縣丁家溝中心小學一間現代化教室里,教師陳文娟正帶領學生學習《城市里有什么》一課。她從旅游導入,帶領學生借助平板電腦領略大城市的風土人情。學生6人一組圍坐,借助網絡搜集資料,交流研討……一節課,學生們始終很興奮,學得津津有味。
這是中央新聞媒體采訪團一行11月9日走進甘肅會寧看到的情景。這間吸引記者駐足的教室,是由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出資,會寧縣政府配資共同建設的“夢想中心”。
“這里是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倍〖覝现行男W校長田鵬說,“夢想中心”不僅配備了平板電腦等現代化設備,還有“夢想課程”,學生每周都可以走進這間教室,體驗信息化背景下“夢想課程”的魅力。
會寧縣教育局黨委書記汪自仁告訴記者,教師可以利用“夢想中心”的現代化設備培育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給農村孩子打開一扇窗”。
目前,會寧全縣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已經建了69個“夢想中心”,“夢想課程”也納入校本課程計劃。此外,基金會負責培養執教“夢想課程”的“種子教師”,也成為當地借助社會力量進行師資培訓的一部分。
“如果沒有基金會的支持,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教室;如果沒有企業的捐助,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很難有這樣的發展?!毙iL田鵬的感嘆,在這所農村中心小學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記者看到,教室的閱讀角寫著“香港福幼基金會捐贈圖書”,學生的書桌背后印著“豐匯租賃有限公司捐贈”,學校圖書館有國外友人捐贈的圖書,學校書畫研究院有將軍無償捐贈的書畫作品,并摹畫成瓷磚繞院墻裝飾,就連學生們身上穿的校服也是田鵬拉來的贊助……
“學校使用社會資金約300萬元,占建校資金的四分之一?!碧稆i介紹,這些資助信息大多來自縣教育局資助中心,那里有公益機構、企業的介紹和聯系方式,有需要的學??梢跃唧w聯系。
其實,像會寧這樣的教育大縣、財政窮縣想辦好教育,僅靠政府或百姓自身的確有困難,正是借助社會力量,才讓重視教育的會寧有了不一樣的風采。
這種現象在整個甘肅省也具有普遍意義,省教育廳特別關注和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公益組織支持教育,省教育廳廳長王嘉毅在總結全省“十二五”教育發展成就時,也將社會資金支持教育列入十大亮點之一。他介紹說,甘肅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爭取外援項目,與多個基金會、社會團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定期為全省中小學教師提供培訓。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支持甘肅教育的社會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
王嘉毅鄭重表示,這些錢全部用于改善學校條件或教師培訓,政府部門不會從中拿一分錢。
其實,除了大手筆投資教育、充分用好社會資金外,甘肅省也善于盤活現有資源,花小錢辦大事。
幾年前,會寧縣新添堡回族鄉道口村的孩子們沒有幼兒園可上,村民也因照顧孩子而無法集中精力進行生產。如今,道口小學設置了兩個幼兒班,可容納60多名孩子,輻射本村及周圍3個村子近400余戶家庭,有效解決了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同這所幼兒園一樣,當地許多農村幼兒園都是中心校的配套建設。這是當地充分利用富余校舍、師資的成果。
道口小學校長白宗龍表示,附屬幼兒園的開辦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讓當地農村家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記者了解到,會寧縣目前已經實現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在天祝藏族自治縣5年前全縣只有6所幼兒園,如今建有36所幼兒園,也實現了鄉鎮全覆蓋,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全部有了幼兒園,滿足了幼兒的入園需求。
為了盤活資源、服務教育,天??h打柴溝鎮上河東小學每天邀請一位家長到學校協助做午餐,不僅省下了一個炊事員的工資,還能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們的飲食情況;天??h民族中學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馬才成將唐卡工作室設在學校,方便為學生授課和展示作品……
“窮省、大省辦好教育不容易!”王嘉毅感嘆道。
正是為感謝社會力量的參與,今年教師節,甘肅省政府特別設立了10個“支持鄉村教師特別貢獻獎”,專門表彰支持甘肅教育公益機構。
“吸引社會力量,除了可以引進資金緩解財政壓力,還可以引進先進的理念、管理模式,這正是發展教育急需的?!蓖跫我闳缡钦f。(本報記者 韓世文)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