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職業教育,有人想到的可能是成績落后、疏于管教的孩子,或是滿手老繭、社會地位不高的技術工人。許多家長費盡心思,寧愿讓孩子在“高中—大學”的道路上擠獨木橋,也不愿意其“淪為”職教生。事實上,普通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大潮中可能處處碰壁,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企業常常拋出月薪過萬的崗位,卻找不到一名技術過硬的技工。一面是市場需求量大、企業用工荒;一面是應聘者吸引力低、大學生就業難……如此尷尬局面,凸顯了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領域出現的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求加大投入,提高質量,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明確提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目前發展狀況如何?讓我們走進河南,一探究竟。
職業教育:
產業升級的推動力量
在河南信陽航空服務學校,有一個攜程旅行網信陽呼叫中心,這是攜程在北京、上海以外開設的第三個呼叫服務中心。之所以選址信陽,是因為這里投入成本低,并且有航空學校源源不斷地輸送訓練有素的員工。2010級航空服務二班的趙偉峰已經在這里工作兩年,現已是酒店預訂部F1組的領班,綜合月薪在8000元以上。他說:“我上學時在這里實訓,畢業后直接來這里工作。像我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信陽算很高的了?!蹦壳?,像趙偉峰這樣的學生,信陽航空服務學校已向攜程網輸送500余名,平均月薪在3000—4000元。
職業教育匯集的人群,大多是家庭經濟條件不高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家庭來說,一個勞動力的成功就業,就意味著整個家庭的脫貧。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河南全省各類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學生將全部免除學費,惠及千百萬貧困家庭。
對于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產業轉型中的河南來說,抓職教就是抓發展、抓經濟、抓民生。長期以來,河南教育人口多,高校相對缺乏,就業壓力較大。同時,在產業結構調整、沿海地區企業向內地轉移的過程中,又面臨著熟練工人嚴重缺乏的困境。歷史和現實的雙重壓力要求河南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進而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尹洪斌介紹,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共有職業院校962所,其中高職77所,中職885所。職業院校在校學生210萬人。高職、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0%和96%。自2008年以來,河南全省職業院校累計培養畢業生470余萬人,開展職業培訓2400多萬次。這些技術技能型人才已經成為產業大軍的主要來源,成為支撐產業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校企合作:
就學即就業
談到職業教育,不得不提到德國。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當今世界職業教育的典范。這是一種將企業與學校、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倡導青少年既接受技能培訓,又接受專業理論和文化知識的教育?!半p元制”在河南的本土化實踐之一,就是“校企合作”模式。
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每個實訓車間都印著“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學結合”這樣的標語。今年三年級的郭廣乾,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敖淌揖徒ㄔ趶S房車間里,我們一邊上理論課,一邊就立馬能上手操作。老師里既有專門的教授,也有企業工作人員”,他脫下滿是機油的手套說:“我成績不太好,但動手能力強,特別喜歡汽車,想去汽車公司或4S店工作?!?/p>
只有保障就業,才能保證招生。河南機電職業學院近年來保持著每年2000人的招生增速,成為河南省品牌職業學校,這都要歸功于校企合作的模式。院長張震介紹:“建工廠式學院是校企合作的基礎。通過‘引廠入?!?,我們把企業的生產車間搬到學校,讓學生參與到技術實訓當中;通過‘校企共建’,我們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教學與崗位的對接;通過‘送教入企’,我們在產業區建立教學點,為企業定向配送專業工人?!?/p>
如果職業教育能夠做到學校即工廠、學生即工人、老師即工程師,那么在產學研一體的環境中,學生的職業技術、老師的研發能力、學校的就業目標、企業的人才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數控技術專業的馬曉楠正在車間里完成他的“作業”——數控銑床零件加工,他的老師張超在一旁指導。張超說:“數控專業就業率很高,像曉楠這樣的,畢業后就直接可以去我們的合作企業雙聯金屬制品公司工作。此外,校企合作后,我們也要去解決企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到企業中尋找科研課題,我們自身的進步也很大?!?/p>
改革機制:
教育與就業并軌
傳統職業教育在體制上的弊端可以用兩個“兩張皮”來概括。管理部門“兩張皮”:職業院校由教育部門主管,技工培訓由人社部門主管,還有一些培訓資源分散在農業、民政、工會、殘聯、共青團等各個部門,各部門分頭建培訓基地,其效果可想而知;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兩張皮”:職業教育不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就業服務不清楚學生資源和專業配置,往往造成教育和就業的脫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信陽市平橋區改革體制,成立了著名的“第一局”——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將教育局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職能與人社局的培訓和就業職能抽離出來,專門負責職業教育。這個局自2011年10月成立以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計劃投資8億元,用地1156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實訓樓、餐廳、公寓、學術交流中心、行政管理中心、運動場的實訓基地,在職教局的統一指揮下,目前已完成一半。實訓基地既是學員技能培訓的場所,同時也為企業提供免費的生產車間。
楊建勇的電商大本營就是實訓基地孵化的企業之一。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專業畢業之后,楊建勇選擇回鄉創業。針對信陽毛尖網上銷售渠道不夠通暢的問題,他啟動了“何景明項目”。實訓基地提供場地建設,職校學生輸送人力資源,楊建勇保證技術與資金,三方共同搭建起一個互利共贏的平臺?!昂尉懊鳌毙抨柮饨衲甑匿N售總額已達600萬元,目前又有30多家茶葉商主動上門,希望楊建勇幫助他們搭建網絡供應鏈。
信陽市平橋區區委書記王繼軍說:“以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為樞紐,以免費的中職教育和培訓為兩翼,以實訓基地為載體,既解決了教育部門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人社部門的用工問題。只要把職業學校、培訓機構、企業放在同一個平臺上,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生共贏的目標就能實現?!?/p>
繼續探索:
完善現代職教體系
職業教育在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勇于探索體制機制改革并取得一系列突破的同時,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皠谛恼咧稳?,勞力者治于人”等傳統觀念的束縛、政府財政投入的不足、專業設置和人才成長渠道的不暢、涉農職業教育培訓的欠缺……種種難題,還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探索解決之道。
實現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等各層次職業教育的“縱向貫通”,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應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題中之義?!皣@培養各級各類專業人才,許昌市正努力從三方面完善職業教育的內部體系。一是推進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二是加強高職院校創新發展,促進產學研一體化;三是推動中職學校提升發展,提供與產業相適應的勞動力資源?!痹S昌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春香說:“但是,在縱向貫通中,如何實現專業上、課程上、師資上的有效銜接,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課題?!?/p>
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橫向融通”,構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滿足個人多樣化發展需求,也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目前工學結合模式在大多數職業院校充分開展,職校學生既能接受普通知識文化教育,又能得到專業技術技能培訓?!暗?,理論與實踐兼備的‘雙師型’師資,尤其是工廠企業中的高級技術工程師,在學校中任教的還比較少。此外,部分職校生畢業時,只有學歷證書,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因此影響就業。保證畢業生雙證齊全,還需要繼續努力?!编嵵莩擒壗煌ㄖ袑W校校長于存濤說。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各行各業的實用人才,職業教育的作用非同小可。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