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反映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充分展示各地各校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有效做法,根據教育部領導指示,9月24至25日,由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續梅帶隊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臺、新華網、人民網、教育部門戶網站及新聞辦官微等十余家中央新聞單位采訪團和《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現代快報》,《揚子晚報》、江蘇新聞廣播、江蘇教育頻道、《江蘇教育》、《江蘇教育報》、江蘇教育網、江蘇教育新聞網、“江蘇教育發布”等江蘇新聞媒體記者走進江蘇南京、無錫基層一線,深入挖掘、采訪、宣傳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周年以來江蘇好的經驗和做法。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孫曙平陪同采訪活動。
9月24日上午,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召開了媒體見面會。續梅介紹,近年來,江蘇各級各類教育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采訪團首站選擇江蘇,就是要將江蘇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宣傳、推廣。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沈健向記者介紹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實施5周年來江蘇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情況和“十三五”期間江蘇教育改革發展思路;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丁曉昌重點介紹了我省“努力提高教育經費保障水平”、“扎實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工作”情況,副廳長朱衛國、倪道潛出席會議并回答記者提問,江蘇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孫曙平主持會議。
江蘇省教育廳召開媒體見面會
江蘇省教育廳媒體見面會結束后,采訪團一行到達南京采訪的第一站——南京蓮花實驗學校。該學校是由三個城鄉結合部學校整合而成,無門檻、零距離地接納外來務工子女,外來務工子女比例高達80%。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讓學生求學有了“直通車”,彌補了外來務工子女入學“時間和空間的碎片化”的問題。記者們現場參觀了各類科學實驗展覽,詳細了解了學校開設的夢想課程——閱讀課程、旅行課程、科技課程和創新課程。在閱讀夢工廠,校長向記者們介紹蓮花實驗學校的“溫暖故事”?,F場觀摩結束后,記者們就“外來務工子女入學情況”采訪了學生和家長。
記者們采訪南京蓮花實驗學校學生
9月24日下午1點,記者們來到南京市秦淮第二實驗小學。南京市秦淮區第二實驗小學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自外地,學校對于本學區內五證齊全的孩子100%接受,對于就讀的外來務工子女一視同仁,積極保障外地學生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外地孩子和本地孩子坐在同一個教室,接受同樣的教育,獲得同等的機會,享受同樣的關愛。在南京市秦淮第二實驗小學,記者們參觀了校園,聽取了校長介紹,觀看了大課間活動——足球韻律操,及校園特色社團活動,包括足球訓練、美術社團、合唱隊、茶道課堂、真愛夢想課程、信息技術課程、中國結社團、星空教育課程等,并與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進行了座談。
記者們在南京市秦淮區第二實驗小學采訪
9月25日上午,記者團一行走進江陰市周莊中學。該校貫徹“以生為本、服務師生”理念,簡化新生入學手續,提供“一站式”服務。學校還專門對“新市民子女教育質量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整理成冊,列為江陰市教育局承擔的全國規劃課題的招標課題。學校提供的《家訪隨記選編》詳盡的記錄了周莊中學的老師家訪的情況,這是周莊中學開展“走進家庭、攜手育人”的“大家訪”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記者們參觀了學校的藝術樓,觀看了學生的紙藝作品,并就“家?;忧闆r”采訪了校長和家長。
記者們在江陰市周莊中學采訪
隨后,記者團一行來到江陰市新橋中心小學。為了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新市民子女的入學需求,新橋中心小學一方面穩步擴大學校規模,通過局部拆舊建新、完善配套功能等措施,進行擴容改造;另一方面,改革教師招錄機制,解決師資矛盾。該校于2011至2013年期間實施整體改造提升工程,學校配備了專用教室、活動室、室內風雨球場、塑膠運動場、多媒體教室等,一應俱全。記者參觀了教室、操場、體育器材室、心理咨詢室、國際象棋課等,并就生均公用經費、新市民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等問題采訪了教師、家長和學生。
記者們在江陰市新橋中心小學采訪
9月25日下午,記者們到達最后一站無錫錫山高中。在校長的帶領下,記者們參觀了微視頻工作室、云課程基地、國學課程、西學課程、合唱課程、生涯規劃課程、想象?創造課程基地……除此以外學校還有其他擊劍、瑜伽、街舞、話劇排演、游泳等課程。每一個課程基地,都有體系化的課程內容,錫山高中提出基地建設的剛性要求就是要實現100%的學生進入基地學習,30%以上的時間進入基地學習。據了解,從2011年至今,江蘇省已建設普通高中課程基地234個,課程基地建設已經成為江蘇深入實施課程改革,大力推進人才培養變革的有效載體,開創了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建設的新路徑。記者們就“課程基地建設”相關問題與校長進行了交流。
記者在無錫錫山高中采訪
在本次采訪活動中,記者們通過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師生,親眼目睹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感人場景,親身感受了江蘇教育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他們紛紛表示,要用鏡頭、電波、文字全方位反映江蘇在推進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不懈的精神追求,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報道江蘇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突出亮點和重大舉措。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