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品生,河南省信陽航空服務學校校長,他的名片比較特殊,黑色的底、黃色的字,上面印著“校企合作者”。名片的反面則列著五六個不同的身份,他既是該校的法人,也是信陽呼叫產業園區CEO,還是河南省中華職業教育社就業培訓中心主任,平橋區職教局副局長……幾乎囊括了職業教育最重要的幾個主體:政府、學校、企業。
作為人口大省,河南近年來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去年底,河南全省共有職業院校962所,校均規模由2007年的1613人,提高到2600多人;在校生從156.34萬人增長到210萬人,基本實現了高中階段職普比大體相當的目標,高職、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保持在90%和96%以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孫善學說,職業教育像一個煉鋼過程,市場等著各種規格的鋼急用。企業管鋼材的生產規格,學校負責煉好鋼,政府負責提供煉鋼所需能源,學生不是淘出的金子而是煉出的好鋼。
河南職業教育是如何煉就“好鋼”的?
政府是“加號” 做的是“加法”
在河南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是“加號”,做的是“加法”。
河南信陽有個職業教育的“平橋樣板”,實行“職業學校+實訓基地+企業”的職教模式,平橋區黨委書記王繼軍說,“政府是‘加號’,為校企聯姻搭平臺、牽紅線?!?/p>
平橋公共實訓基地現入住有職業學校、培訓機構、企業等21家,開設有航空服務、紡織服裝、機務維修、電子商務、種植養殖、數控機床、汽車駕駛與維修、挖掘機、高鐵服務、電子電工等27個培訓科目,年培訓能力1.5萬人次。
2011年10月,信陽市平橋區成立河南省首家縣(區)級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作為將職業教育與就業服務合為一體的政府機構,它整合了教育體育局的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職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就業培訓、勞動保障管理服務、勞務及涉外勞動服務職能。
“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成立前,平橋區教育局負責職成教育工作的僅2人,人社局負責就業服務工作的僅4人”。王繼軍告訴記者,人手不夠,條塊分割,工作難開展,事事都要協調。
“職業教育的事情光靠教育部門辦不成,光靠人社部門辦不了。因為學校不知道哪里需要工人,企業不知道學校培訓的是什么樣的技術人才?!蓖趵^軍說,在平橋,只有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有這個職能,既知道學生資源,又了解企業需要,一牽線就成了。
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從他在河南擔任省長開始,就不斷對職業教育做“加法”,每年他都會去調研職業教育,每年至少開一個職業教育方面的會,親自帶人到德國考察職教,一天視察6所城鄉職業學校。
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也一直在“加碼”。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實施職業教育5年攻堅計劃的決策。2010年,河南省政府“一號文件”將職教攻堅各項任務一一細化,分別劃定給省教育廳、發改委等12個部門具體承擔。
正如有媒體分析一樣,政府牽線,一邊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投資,一邊撥款吸引當地人學技術,既解決了就業這個民生問題,又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目前,已有包括富士康、格力空調、海馬汽車在內的眾多知名企業在河南投資,越來越多東部沿海地區企業也將河南作為產業轉移的重要目的地。
校企融合:企業負責定規格 學校負責“煉好鋼”
在政府的大力引導下,河南的職業學校和企業形成了水乳交融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合作,又各有各的定位,在職業教育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鄭州亞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合建的“無人機”車間剛剛建成不久,空氣中仍彌漫著油漆味??偨浝黻惡7甯嬖V記者,公司與學校合作,共同建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招收約40名學生。教學中,企業派出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工程師授課,讓學生得到系統而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在生產經營的同時,企業還以實習周為時段,為學生提供崗位實習和專業技能教育培訓。
陳海峰說,從事無人機領域工作的人很少,常常是招聘其他專業的人才后,公司再花費時間、金錢自己培養。而現在,在生產的過程就培養了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大大縮短了入職后培養的時間。此外,企業也可以利用學校強大教師科研資源為公司無人機的研發生產提供助力。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經過摸索,逐漸形成了“三式一型”的辦學模式,即“建工廠式學院、辦產業式專業、開發技術式課程、培養應用型人才”。學校不僅擁有無人機車間,而且還把寶馬4S店開到了校園里,學生可以方便地到企業實訓基地實習。
座落于震雷山下平橋實訓基地的河南省信陽航空服務學校,推行“三明治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運用到真實的工作環境,為真實的雇主服務,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帶回課堂由老師進一步分析和指導。學校把開設的每一個專業都引進一家企業在校生產在校辦公,實現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完全結合。學校在設計校園的時候,就把校企合作的理念設計得十分充分:中間是教學樓,周邊是車間,一個車間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對應一個專業。在文化課教室,每一個專業都實現實踐理論一體化教學,一些選擇電商專業作為第二專業的學生,白天上課,晚上在網上賣貨。
該校還興建起一批現代化的教學實訓中心及教學設施:模擬航空港、波音737-800模擬飛機、候機樓等,并研發一套用于學生實訓實踐的遠程交互理實一體化系統,安裝在各個專業教室內,多媒體教學-模擬仿真實訓-真實生產車間,同步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
王繼軍表示,“傳統的職業教育,設備投入不足、教師素質不高等問題無法根本解決,但把企業引進來就好辦了,企業現在培訓的就是自己的工人,它舍得投資買設備,愿意把最優秀的技工、工程師派來培訓?!薄昂牟姆浅YF,學校用的話,用完就浪費了,但是企業參與進來后,耗材可以直接生產成為產品?!?/p>
職校學生不是“差生” 動手能力都很強
實訓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記者采訪時,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的劉一飛(化名)正在用標尺比劃著,半彎著腰,眼神停在刻度上一動不動,他在測量零件的尺寸,零件的誤差要求不高于0.1厘米,但他能達到0.05的誤差,“看到一根普通的膠棍打磨成一個精密的零件,很興奮”。
“不要把職業學校的學生當差生看待,他們只是不太適應應試教育,其實很多人動手能力都很強?!痹谕趵^軍的眼中,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優秀。
職業學校的學生理性而務實。鄭州城軌交通中專學校2014級乘務專業學生田麗敏笑著說起了自己的選擇:“當時其實考上高中了,糾結了半個月,考慮到如果上高中最后考不上大學的話有點浪費,不如在這學三年早點找工作?!?/p>
在鄭州城軌交通中等??茖W校,實行的是準軍事化管理體制,記者問15級檢修班學員武揚(音)“累不累?”“不累,這種管理方式有利于我們真正學到東西,今天不累,今后走出社會才累?!痹洷е皩W不學無所謂”的武揚,進入該校后,看問題的態度出現出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企業的入駐,也讓就近就業不再是夢想。羅少鵬很輕松地實現了在老家就業,2013年他從信陽航空服務學校畢業后,就在學校旁邊的攜程網呼叫中心上班,現在他已經是領班了,月工資能拿到四五千元,旺季會更多。
河南省教育廳主管職業教育的副廳長尹洪斌講過一個故事,他曾在周口見到一個個子很小,年齡也很小的學生,問他當初為何來上職業學校。這個學生說了三個原因,“家里窮,中考只考了230分,上職業學校免費?!钡珜W了一年多之后他發現喜歡上了職業學校的學習,以前在家里沒什么地位,當他把加工好的零件拿回家給父母看時,父母夸他有出息。
尹洪斌因此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的職業教育之所以遇“冷”,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辦出特色,質量和吸引力不夠,如果質量辦好了,宣傳跟上了,職業教育自然會熱起來。(賀迎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