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建勛
教育部印發《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這是貫徹全國職教大會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推動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是提高職業教育管理能力的行動指南。通過研讀《行動計劃》,我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倡導“改變從今天開始”
《行動計劃》提出工作目標:“經過三年努力,職業院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更加鞏固,現代學校制度逐步完善,辦學行為更加規范,辦學活力顯著增強,辦學質量不斷提高,依法治校、自主辦學、民主管理的運行機制基本建立,多元參與的職業院校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職業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競爭力和社會美譽度明顯提高”。此目標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體現了學校管理既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又是一個不斷診斷、改進、發展的過程,還是一個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實施《行動計劃》,通過管理理念更新、資源配置優化、管理模式、內容、方法、手段的創新等,全國職業院校管理水平必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二、堅持問題導向,重在改進
《行動計劃》直面當前職業院校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與現代職教體系要求存在的差距,著力解決以人為本、依法、民主等管理理念比較淡漠,規則、規矩、標準等意識不強,管理行為粗放與隨意,關心人、激勵人的機制不完善,管理手段陳舊,效率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力不足,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亟待提升等一系列制約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6大行動,包含20項具體措施與活動,提出4大保障。通過“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提升水平”的不斷循環,推動學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促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
《行動計劃》提出“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樹起提升管理水平的標高,也是對《行動計劃》實施成效評估的重要依據。
?。ㄒ唬├卫伟盐找幏痘@根底線。這是對職業院校管理者最基礎、最起碼的要求,要使依法依規以標準辦學成為學校管理者的自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列入《行動計劃》6大行動第1項“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就是要切實解決有法不依、有規不循、有標不用等問題。自覺規范辦學行為、落實教學標準、規范實習實訓、加強財務管理等。第2項“管理制度標準建設行動”明確“加快學校章程建設、完善管理制度標準、強化制度標準落實”的3大措施,既重視建章立制,又重視制度的落實與執行,體現立說立改,為建設現代職業院校學校制度奠定基礎。
?。ǘ┡_到精細化管理狀態。一是強調管理機制與流程的精細化?!缎袆佑媱潯诽貏e重視過程管理和績效管理,如在教學管理中強調“完善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教學過程管理,組織開展教學計劃執行情況檢查,注重教學效果的反饋與改進,杜絕課程開設與教學實施隨意變動等現象”,體現了“計劃—執行—檢查—反饋”的管理流程。二是學校信息管理的精細化。管理手段與方法的創新將極大地提高管理效能,推廣“互聯網+教育管理”新模式將使現有的教學與學校管理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行動計劃》從整體設計、運行機制和提高應用能力3方面對職業院校管理信息化提出新要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實現管理的精細化必將成為職教管理的常態。三是質量管理的精細化。企業產品質量關乎企業生命,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關乎學校興衰。建立一套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體現?!缎袆佑媱潯诽岢觥百|量保證體系完善行動”對“建立質量監控體系”、“完善質量年度報告制度”提出要求,隨著學校外部質量保證體系與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不斷完善,一套全國統一的、社會認可的、得到有效保障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認證體系有望建立起來。
?。ㄈ┲μ岣吖芾砜茖W化水平。一是遵循職業教育辦學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缎袆佑媱潯敷w現職業教育跨界性、開放性、系統性的特點,強調管理的目的是要體現人本管理理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學校文化育人創新行動”,把凝練核心文化、優秀文化進校園、培養自主發展能力等要求作為遵循職教育人規律,把文化力作為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德技雙馨、身心兩健的技術技能人才創設良好校園環境。二是強調提高管理者專業化水平。要實現管理科學化,關鍵在人、關鍵在學校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和素養。因此,《行動計劃》中“管理隊伍能力建設行動”對明確管理人員的能力要求、加強培養培訓、建立激勵保障等提出要求,使管理人員明確崗位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成為學習型管理者、職業院校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促進管理人員提升專業化水平,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完善系統自適應機制。職業院校管理能力提升是學校發展自身需要,變要我提升為我要提升,增強主體意識和主動性,學校是一個復雜系統,通過實施《行動計劃》,可以極大地增強學校自我診斷、自我改進、自主發展的自適應能力,充分發揮管理對職業教育的推動、引領和保障作用。(重慶市教委副巡視員 隗建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