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是我國職業教育大發展的5年,是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機制創新的5年,是基本制度和條件保障更加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的5年,是職業教育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的5年,職業教育逐步樹立了新形象。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事業,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加強統籌、分類指導,服務需求、就業導向,產教融合、特色辦學,系統培養、多樣成才的基本原則,加速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的黃金期。
職業教育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支撐,是青年人就業的重要通道。適應經濟新常態,人才培養須先行。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發展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行業企業所認識,職業學校成為了很多地方招商引資的名片。參與職業教育發揮主體功能,成為有遠見的企業家們的自主選擇。目前,我國初現多元主體辦學和多種形式辦學、公辦和社會力量舉辦職業院校并存的局面。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密切合作,促進了就業特別是青年人就業。
職業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人人成才的重要基礎。曾幾何時,職業教育被認為是“斷頭”教育,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體系的學生意味著沒有繼續學習的機會。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推進,通過招生制度改革與銜接課程的開發,基本打通了學生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能夠給予學生多次選擇與繼續學習的機會,構建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職業教育重視學生基本素質的養成與職業能力的提升。通過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基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職業教育是優化教育結構與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選擇。近年來,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職普大體相當格局基本形成,職業院校內涵建設成果令人矚目。在一系列項目的推動下,我國涌現了一批辦學特色明顯、具有品牌專業、具有“雙師”素質隊伍,深受企業和學生歡迎的知名職業院校。同時,在經濟并不發達、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大的社會背景下,我國形成了若干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經驗,如示范校建設、職業教育園區建設、職業教育集團建設、職業院校學生資助政策,等等。這些經驗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職業教育在國際社會的影響不斷擴大。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職業教育已經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新形象。但我們也應看到,職業教育仍然是教育領域的薄弱環節,總體發展水平不高,社會吸引力不足。我們唯有通過加速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不斷打造職業教育新形象,才能引導全社會確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創新的觀念,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新風尚,提高職業教育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
我們相信,在“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中,在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支撐中國制造的進程中,隨著“職業教育活動周”的廣泛開展,以及由此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進一步形成,我國職業教育的新形象將更加美好。(本報評論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