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坐落在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的遼西地區。近幾年,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在煤炭行業不景氣、用人需求下降、就業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學校堅持將擴大畢業生就業與煤炭行業產業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努力開發更多適合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2013年,學校有70%的畢業生奔赴煤炭行業和遼寧老工業基地就業,其中為遼西5市各行業輸送畢業生1300余人,為煤炭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結合煤炭行業產業升級,校企合作實現就業前置
從2011年起,學校分組對新疆、寧夏、內蒙古、山西等40多家煤炭企業和董事單位開展走訪,圍繞煤炭行業產業升級需要,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招生、合作培養、合作就業”的對接機制,幫助畢業生提前簽約。近幾年,我校瞄準山西省實施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的機遇,增設煤及煤層氣、礦山機電工程等專業,并邀請企業來校選聘畢業生。僅2013年,山西煤炭企業就接收我校畢業生455人。目前,學校已成為煤炭企業人才供應超市,20多家國內大型煤炭企業成為學校穩固的就業基地。
二、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產業對接實現就業有崗
“十二五”期間,隨著遼寧十大產業集群建設興起,產生一批新的崗位需求。我校抓住機遇,整合資源組建液壓傳動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該中心,學校每年向阜新國家液壓產業集群示范基地、國家液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企業輸送各類畢業生400余人。2012年學校與營口、盤錦等沿海城市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開展“校地合作、校產合作、校企合作”,為區域經濟轉型和發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結合新興產業發展,開辟二三線城市民營企業就業崗位
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民營企業成為吸納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我校以二三線城市作為重點區域,積極開拓新的就業市場,與內蒙古伊泰股份、遼寧中望集團等20余家民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2010年以來,每年有1000多家用人單位來學校招聘畢業生,其中二三線城市用人單位占90%以上,為畢業生提供4萬多個就業崗位。2013年,學校到二三線城市就業的畢業生達94%,到民營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占52%。
下一步,我校將結合國家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努力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的就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潘一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