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談教育》一書出版后,看著書中溫家寶同志到三十五中調研的照片和講話,那天溫暖動人的情景又歷歷在目。作為親歷者,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他在三十五中講話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講話中,溫家寶同志重點提出了兩個問題,“為什么現在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但為什么成效還不夠明顯”,并指出“我們的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我認為這兩個問題切中教育的痛處,當前高中教育一味圍繞高考“畫圓”,是補短教育而非揚長教育,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人才的成長,也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怎么才能兼顧教育的人文性和社會性呢?我認為,中學教育應培養學生具備未來二三十年社會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體會溫家寶同志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為此,我們基于學生和社會未來發展需求,整合各界資源,創設兼具多元性、選擇性、針對性的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多層次的教育需求,促進他們自主地、個性地發展,以己之長服務社會。
在講話中,溫家寶同志借“錢學森之問”鄭重提出杰出人才培養問題。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并指出“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沖破傳統觀念和體制的束縛”。
我們認識到,高中階段是創新人才成長的關鍵期,而教師和課程是關鍵影響因素。為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校聯手中科院京區科協創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班”,突破課堂邊界,基于學生發展設計科技特色課程,引領學生拓展科學視野、提升科學素養、鍛煉創新能力。(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 朱建民)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