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產業升級,推動新型經濟發展,打造經濟升級版,關鍵在人才。多年來,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堅持“立足畜牧業、融入畜牧業、服務畜牧業”的辦學宗旨,以建設創新創業型高職院校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培養、向社會輸送各類畜牧獸醫專業人才7萬余人,為全國現代畜牧業發展,為山東成為全國畜牧大省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樹立一種理念,健全兩種體系,構建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長效機制
一是樹立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人人有責的理念。學院實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人人有責制度,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創立“大學生創業促進會”,在全院營造了人人關心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實行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和每名專業教師聯系一批企業,帶好一批學生,推薦一批畢業生就業創業制度,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全面推進。
二是建立健全組織管理和就業創業制度兩個體系。學院建立了院系兩級“一把手”就業工作領導組織體系,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院長為主任的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系部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系主任為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學院主抓、部門統籌、系部負責”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度,制定了《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條例》、《就業工作考評細則》等一系列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度,保障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強化三支隊伍,搭建四個平臺,全面推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一是強化雙師、專職教師和明星校友三支隊伍建設。學院不斷強化雙師教師隊伍建設,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師資基礎。面向社會招聘,面向校內選聘,建立了一支就業創業理論基礎扎實,就業創業指導經驗豐富的專職就業創業指導教師隊伍,成為學生就業創業的有力推手和得力幫手。實施導師制度,對具有創新創意創業能力的學生,配備專門指導教師,實行一對一服務,增強了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聘請明星校友為就業創業指導教師,通過明星校友現身說法,推進了就業創業教育。
二是搭建就業創業指導、實踐、就業創業基地和雙選會四個平臺。學院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方案》作為必修課,把就業創業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設立創業基金,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和校企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學生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提高了就業創業能力,積累了就業創業經驗。牽頭組建山東省畜牧職業教育集團,成立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創辦校企合作研究所,設立“廠中?!?、建立“校中廠”,形成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為共育創新創業型人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設立“山東畜牧獸醫人才網”、“學院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建立用人單位信息庫,舉辦大型雙選會,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平臺。
三、實施五大工程,打造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創新創意創業校園文化
一是實施工學結合育人工程。學院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生產人員,對學生的做事、做人等方面,既有言傳,更有身教,他們的敬業吃苦精神、合作服務意識,對學生產生了直接影響和深刻的感染,使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就業創業陶冶和提升。
二是實施企業獎助學金工程。學院與企業密切合作,臺灣派斯德、北京大北農等20余家畜牧企業在學院設立了獎助學金。每年,企業老總親臨學院,為學生頒發獎助學金。獎助學金所蘊涵的教育意義,在學生的心田播下了自強自立、感恩社會、創新創業、服務人民的種子。
三是實施百縣千企萬戶服務工程。學院自2010年,啟動實施了服務百縣千企萬戶工程,使廣大學生在教師帶領下,走進鄉鎮、走進企業、走進養殖戶,創新創業教育空間更加開闊,內容更加豐富,途徑更加多樣。
四是實施明星校友帶動工程。學院注重發揮廣大企業家校友的示范帶動作用,先后四次評選出德才兼備、事業有成的校友創業明星200多人,他們先做人再成事的成功經歷,就是學生身邊的道德楷模和創業典范,給廣大在校學生以人生的啟迪和創新創業的激勵。
五是實施校企共建校園文化育人工程。實施校內廣場、道路、實驗室、教學樓、圖書館由企業出資冠名,設立大北農學院、派斯德書苑、舉辦明星校友成就展,制作《牧業新星從這里升起》專題片,將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優秀的企業文化引入校園,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為創新創業教育增添了新活力,成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四、承辦一個市場,構建八種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帶動了畢業生就業創業
一是承辦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畜牧獸醫類就業市場。學院自1988年開始舉辦供需雙選會,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六年,成功承辦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畜牧獸醫類就業市場,每年都有600多家用人單位云集牧院,提供就業崗位20000余個。今年供需比達到1:8。為學院和全省同類院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提供了寬裕的選擇空間。自2012年始,學院為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對參會招聘企業設置了準入門檻,要求準入企業承諾,對畢業生試用期月薪不低于1800元,對畢業生試用期滿后正式錄用的起薪每月2400元以上,確保了畢業生在“好就業”基礎上,實現“就業好”和“就好業”的目標。
二是構建八種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大力加強與畜牧行業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形成了企業顧問、專家常駐、股份合作、訂單培養、文化共建、企業助學、聯合研發、頂崗實習等八種校企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創新能力。學院畢業生以技能嫻熟、吃苦耐勞而倍受用人單位歡迎。
五、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了學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共贏
學院堅持以創新推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就業創業教育取得顯著成效。連續五年,學院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今年畢業生最難就業年,學院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100%。2009年,學院有4人入選全國高職教育百名就業創業之星;8名畢業生榮登2010年中國80后大學生創富榜,是中國80后大學生創富榜富豪畢業院校前20強高校中惟一的高職學院。2010年,學院命名表彰了“百名創業明星校友”,齊魯晚報連續兩年,刊載了明星校友的事跡。2012年,學院按照就業、創業等方向,又評選了百名就業創業新星,齊魯晚報以“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讓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為題,展示了學院就業創業新星的風采。學院明星校友隊伍愈來愈大,越拉越長。據不完全統計,學院畢業生創業率在10%以上,比全國大學畢業生平均創業率(2%)高出4倍多。
多年來,學院堅持特色辦學,創新就業創業教育思路舉措,扎實推進創業創新,實現了學生、用人單位、學校 “三贏”:學生成人成才,順利就業,學生家長滿意,此為一贏;企業得到了所需要的人才,注入了新鮮血液,為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這為二贏;學校實現了招生就業的良性循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是為三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