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促進校企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加快校地、校企融合,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根據《省部共建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相關要求,濰坊市教育局依托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濰坊市中等職業學校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基地”,于2012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市各級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廣泛開展職場體驗活動課程試驗。
一、職場體驗課程的指導思想
職場體驗活動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傳統教學的深層變革,指導思想就是將學校學習與社會職場體驗相結合,以立德樹人和活動育人為主要內容,通過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體驗社會、關心社會發展,嘗試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提高學生職業素養,開辟出一套適合職業學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課程新體系,為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競爭和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職場體驗課程的實施原則和主要工作
實施職場體驗課程的學生擁有學生和員工雙重身份,按照學生管理模式及企業員工模式任何一方的模式管理和要求都不符合學生實際,也不能取得試驗良好效果。為此,開展職場體驗課程試驗注意把握好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節假日休息原則。企業保證職場體驗學生崗位實踐課程每天不高于8小時,在企業實施職場體驗課程期間,學生享受國家規定的節假日休息。
二是活動育人原則。負責職場體驗課程實施的企業要與學生派出學校一起制定職場體驗課程實施方案,編制課程教學實施計劃、組織課程實施。職場體驗課程實施方案要包含崗位實踐、服務與互助實踐、團隊活動實踐的具體目標、內容和要求。要有周、月教學計劃安排,主要開展廠情、廠紀、廠規教育,學生拜師儀式,崗位技能培養,企業文化教育,文體活動安排,身邊成功人士講座,學生思想總結和體驗感悟等。
三是校企共管原則。職場體驗課程實施企業要提供基本的教育教學場所。企業和學校共同建立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工作領導小組,由企業和學校分管負責同志,企業人力資源、勞資、學校教學和學生就業安置等部門處室相關人員共同組成常設工作推進機構,職場體驗課程實驗工作辦公室設在企業,由企業提供場所和基本辦公用品,作為企業負責該項目主管和學校帶隊教師辦公場所。
職場體驗課程實施涉及企業車間班組和學校,需要做大量調研和精心準備,濰坊市實施職場體驗課程主要做法是:
1.健全機構,明確分工。市教育局成立由分管局長任組長,縣市教育局和高新區教育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濰坊市中等職業學校職場體驗課程試驗領導小組。具體負責中職學校學生職場體驗課程試驗的組織與協調工作,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基地的審核、驗收和批準等工作。2012年9月,濰坊市教育局印發了《濰坊市中等職業學校職場體驗活動基地課程建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下發了《關于在全市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職場體驗課程試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科學的課程方案。根據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基地企業提供的“培訓菜單”,市教育局確定了12所中職學校,作為首批“濰坊市中等職業學校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學?!?,12所中職試驗學校積極響應,廣泛動員發動,取得學生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些學校共派出4176名在校生、70多位帶隊教師先后進入企業參與職場體驗。
2.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學校與企業在反復協商基礎上,確定了職場體驗課程實施的具體工作流程:A學校和企業經充分協商后,簽訂長期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協議→B宣傳發動,編排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分期計劃→C企業制定職場體驗課程活動方案→D建立學生和帶隊教師個人信息登記→E由企業和學校共同組織對職場體驗學生和帶隊教師培訓→F組織學生實施職場體驗課程試驗→G記錄職場體驗課程試驗過程(通過搜集該單位及體驗的職位相關資料,以照片,文字材料等多種樣式總結自己體驗職場的全過程。)→H企業評價。
3.保障權益,表彰獎勵。濰坊市教育局要求企業按照協議要求保障學生權益。企業為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學生投繳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參保經費由企業代為繳納,企業對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學生的安全生產教育和管理負責。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學生生活費補貼由企業先行支付并從第二個月報酬中扣除。職場體驗課程試驗結束后,企業根據學生實際體驗崗位按企業員工待遇核發學生補助。根據文件要求,市教育局每年組織對職場體驗課程試驗工作優秀單位、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評選和表彰獎勵工作。2012年12月,首批職場體驗活動圓滿結束,市教育局、高新區管委會、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召開職場體驗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對12所學校、40名優秀指導教師和553名優秀學生進行了表彰鼓勵。
三、職場體驗課程實施的主要效果
職場體驗作為校企合作的創新模式,受到了學校、教師、學生以及體驗企業的大力歡迎,涌現出了一批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師生楷模,也為全國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首次職場體驗課程實施活動共有3668名同學堅持始終,最高月薪達到3500元,平均月薪2500元,由此樹立了人生自信,培養了社會適應能力和責任規則意識,鍛煉了職業適應能力,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幾乎在一夜之間“長大成人”,成為“半個職業人”和“半個社會人”,獲得了與當年知青“上山下鄉”同樣的教育效果。職場體驗活動讓學生家長經歷了從抵觸到理解、支持和感激的心理歷程,為職業教育下步爭取社會理解支持,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積累了經驗;幾千名中職學生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職業教育在全國“用工荒”的形勢下,對地方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堅定了搞好省部共建濰坊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更重要的是,濰坊職業教育在貢獻企業中求得生存,在服務企業中贏得合作,與濰坊企業唇齒相依、榮辱與共,成為地方企業發展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
2013年1月9日,《中國教育報》記者來濰對職場體驗課程的開展和經驗進行了追蹤調查,并于1月21日以“課程開在車間生產線上”為題,在《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濰坊市職場體驗活動以德育人、創新合作新模式的做法得到了上級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也必將為全國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創新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