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建設戰略的疊加區,職業教育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優勢明顯。
職業教育規模較大。市域內共有各類高等院校17所,其中,本科院校5所;??茖哟蔚穆殬I院校12所,其中山東省屬6所,全日制在校生總數15.3萬人;擁有中等職業學校42所,其中國辦中職學校19所,民辦中職學校11所,高校附設中職學校4所,高校中專部8個,全日制在校生總數17.5萬人。
職業教育特點鮮明。從2010年開始,連續四年承辦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金牌四連冠;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共獲60枚金牌,占全省獲獎總量的1/2以上;在2011年全省高職高專院校學科19大類評價排名中,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濰坊職業學院在輕紡、文化教育、農林牧漁、環保氣象與安全五大類中名列第一,占全省1/4多。
職業教育探索突破較多。近年來,特別是2012年3月份,教育部和省政府正式簽署共建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協議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兩個文件精神,積極開展了職教改革創新發展試驗,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國實現了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按本科標準撥付,率先高標準實現了每個縣市擁有1所高標準國家示范?;蚴〖壱陨弦幏痘新殞W校的目標;率先實施了中職、普高學分互認和學籍互轉融合貫通試點;8所中、高職院校率先實施了中職、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銜接培養試點,搭建起了人才成長立交橋;率先開展了以職場體驗課程為主要內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職教對外開放、合作辦學不斷加大,是全國對臺職業教育交流合作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濰坊市職教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主要得益于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廳和市委、市政府突破陳規,全力支持改革創新的結果;也是我們教育系統乘勢而上,積極作為,著力破解職業教育發展難題的結果。
一、以技能大賽為突破口,著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為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科學發展的水平,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做好全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職業技能競賽基地建設的意見》等文件,2008年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建立在政府平臺上的全市職業院校師生技能大賽和特色品牌專業建設工程,規劃5年時間在駐濰職業院校創建50個特色品牌專業?,F已投入1.5億元,建成了數控技術、汽車運用技術、現代物流等30個特色品牌專業及實訓基地,一批特色專業教學、科研水平進入全省全國先進行列。
濰坊市還注重全方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從2008年9月開始,市財政每年單列200萬元專項經費,首家在全省開展了職業院校特聘專業技能教師聘任工作,先后有600名企業能工巧匠進入職業院校任教。注重教師外出培訓,近三年,先后有467名職業院校長和教師赴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考察培訓,有243名國外職業院?;蚺嘤枡C構的教師來濰坊授課;有300多名教師參加了濰坊市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260多名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參與了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在省教育廳2013年公布的“齊魯名校長”和“齊魯名師”(中職類)名單中,濰坊市分別上榜6名和17名,分別占全省總數30名、69名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先后有275名職業院校教師榮獲市政府教學成果獎,其中23名教師榮獲特等獎。濰坊商校美發美容教師毛曉青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在臺北市舉行的2013臺灣OMC亞洲杯美發美容國際公開賽,獲得高級女士時尚組晚裝發型比賽和高級女士時尚組團體賽兩塊金牌(中國代表隊共獲5枚金牌),為國家爭得榮譽。
借助魯臺經貿洽談會平臺,濰坊市還積極開展了對臺教育 交流合作,先后在大陸及臺灣舉辦過五屆魯臺(臺魯)職業院校長研討會,開展了與臺灣地區大規模職業教育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全市職業院校與臺灣院校建立策略聯盟32對,簽訂師生互訪、科研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協議56個。臺灣有27所高職院校、16批、296人次來濰開展了研討交流活動;我市派出了18批、156人次赴臺灣考察,159名學生和46名教師赴臺進行了研修培訓,為我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注入了活力,該項目已成為國臺辦固定支持的重點對臺交流項目和山東省優秀對臺交流項目。各職業院校與數十個國家開展聯合辦學,成效明顯。
二、以創建試驗區為動力,深化職業教育機制體制改革
一是強化政府統籌,改革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職業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環節和有效突破口,是推進“四化”發展的重要節點和有力支撐。濰坊市委、市政府以國家職教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將職業教育作為轉方式、調結構、創新發展的基礎工程和“科教興濰”的戰略重點來抓,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中統籌規劃、重點發展。2007年,市政府建立了以市長為召集人,17個政府部門、有關縣市區政府、15所駐濰高校、全部中職學校和部分骨干、重點企業參與的駐濰職業院校聯席會議制度,并堅持每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出臺一個鼓勵支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文件。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高等教育的意見》、《關于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關于做好全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的意見》、《關于印發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印發創新職教機制體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為推動《協議》和省政府兩個文件的落實,更為全市轉型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領導小組,市委書記杜昌文同志親任組長,常務副市長、組織部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下設申辦濰坊科技大學、建設濰坊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濱海職教創新區布局、完善全市職業教育體系、資金籌措、濱海職教創新區建設、體制改革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7個推進小組,積極開展了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探索。市經濟體制改革綜合配套辦公室、三區辦等單位也將試驗區建設納入重大項目管理,市政府督查室、監察局等部門還加大了對試驗區任務落實情況的督查考核力度。
為解決職業教育政出多門、多頭管理,體制不順問題,濰坊市積極開展了中職學校與技工學校的聯合辦學,實施了“雙證”互通教育。目前試驗區內8個縣市已全部實現技工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一體化辦學。
二是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濰坊市積極引導職業院校與企業緊密合作、有效互動,推動職業院校聯姻大型企業,推動職業院校調整專業設置,推動大型企業自建職業學院,探索出了包括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院校參股企業、冠名訂單培養、校企聯盟集團發展、技術服務合作攻關等多種模式,促進了校企深度融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市職業院校已與230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組建了紡織、軟件、畜牧3個省級職教集團和現代服務、化工、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和食品6個市級職教集團。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博世公司、東風雪鐵龍公司、寶馬公司投資900萬元在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分別建立實訓基地和中國寶馬售后英才培訓基地,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與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共建“山工培訓中心”,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與國內400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目前,正依托省市級職教集團、市級特色品牌專業,分行業、分專業組建首批10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市政府牽頭,職能部門、行業、企業、學校參與,力促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適銷對路。
圍繞深化校企合作,濰坊市開展了職業院校職場體驗課程創新試驗。在2012年組織4000多名學生到企業實施職場體驗課程試驗的基礎上,2013年又組織8000多名師生入駐歌爾聲學公司進行職場體驗。目前,16所職業院校的5172名學生分布歌爾聲學公司多個車間進行體驗。濰坊的這種校企合作模式被中國教育報以《課程開在車間生產線上》在頭版予以報道,向全國推廣。
三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完善職業教育保障體系。近年來,濰坊市進行了大規模的職業院校布局調整,8個縣市均規劃建設了高標準的職教中心學校,總投資20多億元。2012年,壽光、安丘、臨朐3所職教中心學校進入第三批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行列,全市國家示范校數量達到6所。2013年,昌樂寶石中專、濰坊市工業學校和山東省民族中專3所中職學校進入首批省級規范化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建設行列,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每縣和中心城區分別建成一所達到省級規范化以上標準的中等職業學?!钡膰摇秴f議》目標。濰坊市積極支持駐濰高校申辦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院校建設項目。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分別被授予國家示范性和國家骨干高職院校,濰坊職業學院、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占到了全省高職院校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院校建設項目學校的六分之一。
2009年,濰坊市啟動濱海新城建設,規劃建設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濰坊濱??平虅撔聢@區。目前,已有14所職業院校開工建設,在建面積約72萬平方米,投資超過85億元。為吸引院校聚集,同時提升企業員工在職培訓水平,濰坊市依托濱海區成立了濱海教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按照政府統籌、融資推動、市場運作的思路,由濱海經濟開發區提供土地,規劃了占地1000畝,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濰坊市政府還積極開展股份制合作辦學試點,計劃吸引民間資本,創新管理方式,依托濰坊學院轉型提升,建設應用型濰坊科技大學。
濰坊市自2012年開始,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施了市屬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生均預算內撥款水平達到轄區內本科院校標準。2012年濰坊市屬濰坊職業學院、濰坊工程職業學院、濰坊護理職業學院等三所高職院校18120名學生,按照本科院校年均文科6600元、理科7300元、工(醫)科7900元、農林體科9200元、藝術類11200元標準市財政撥付經費13444萬元,生均達到每年7419元。濰坊技師學院全日制學生也參照該標準進行了落實。中職學校在校生免學費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濰坊市相關部門已于2013年9月18日印發《關于全部免除中等職業教育學費的通知》(濰財教〔2013〕55號),決定自2013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所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生和民辦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學生全部免除學費。
三、以搭建人才培養立交橋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國家職教試驗區建設一年多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實現了重要突破,初步實現了技能人才培養的上下貫通和左右兼容。一是開展了普通高中與職業學校融合貫通。為推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銜接,構建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貫通的教育“立交橋”,濰坊市率先在全省制定出臺了《濰坊市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融合貫通實施方案》,全市9所普通高中學校與全市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學分互認、學籍互轉試點,在初、高中學校開設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課程,每學年分別不少于36課時和18課時,并實現與職業教育資源共享。二是中高職銜接培養范圍進一步擴大。11所駐濰高職院校均開展了五年一貫制招生,占全省總量的20%;12所中職學校開展了三二連讀招生,實施了??茖哟谓逃?,覆蓋了試驗區內全部試點職業院校。三是中、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試點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搭建起人才培養立交橋。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諸城市福田汽車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壽光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和濰坊科技中等專業學校4所中職學校的會計、機械制造技術等6個專業開展了中職學校與普通本科學?!?+4”分段培養招生試點,2013年共招生260人,試點中職學校和專業數量占全省總數(8所)的二分之一。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和濰坊職業學院4所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技術、物流管理等4個專業參與高職高專院校與普通本科高校開展“3+2”分段培養招生試點工作,2013年共招生400人,試點院校占全省總數(11所)的三分之一。
職業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同志將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其2013年度重大調研課題,從去年8月到今年11月,先后五次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濰坊專題調研職業教育工作,實地考察了縣市和中高職院校,召開各個層面的座談會,深入學校和企業了解職業教育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濰坊市職業教育將借助職教試驗區這一平臺,力爭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更大作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