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胸中有理想,努力去實現,笑迎諸般苦,心比鐵石堅。
回首來時蕭瑟路
在我走過的短短23年歲月里,我不止一次深刻地體會到了命運的殘酷和不公。但是,作為一個文弱的女孩子,我沒有被挫折打敗,在擔負起整個家庭責任的同時,還頑強地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好多人稱贊我的堅韌,但我深深知道,如果沒有國家的一系列資助政策,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曾經的我就像是一顆期待雨露的干涸幼苗,是國家的資助政策給予了我順利成長的甘冽清泉。
我出生在一個苦難的家庭里。父親肢體殘疾,一條腿完全不能活動;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常常會沒有意識;弟弟由于小時候發高燒致使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從記事起我稚嫩的肩膀就比同齡的孩子壓著更加沉重的責任:我必須更努力,更用功,才能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將“超越苦難,戰勝命運”的人生信條,深深地鑿進了自己的心中,用堅實的腳步走過了一段又一段布滿荊棘的道路。
我永遠不會忘記小學時,由于家里特別貧困,每學期為了繳納在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150元學費,父母不得不賣掉用作口糧的小麥,全家只能用玉米面充饑。初中時,學校食堂中午一頓1塊2毛錢的面條對于我來說都是奢侈品,我只敢隔一天吃一次,余下的時候就靠從家里帶來的饅頭和咸菜度日。但是如此艱辛的生活條件卻并沒有打消我學習的熱情,因為家庭的貧困讓我比其他孩子更早地懂得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真諦,我沒有錢,沒有顯赫的家庭,只有一顆不算愚笨的頭腦和滿腔奮斗的熱情,除此之外,別無長物,如果不學習,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整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又在哪里?所以從小到大,我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學習的投入都保持著驚人的熱情,時至今日,初中時為了在每天晚上學校10點熄燈之后繼續學習,那些無論數九寒天還是三伏酷暑都站在廁所外燈光下埋頭苦讀的場景,總會一次次在睡夢中重新浮現在眼前,不斷地提醒我:焦翠紅,你必須比別人努力千百倍,刻苦十萬分才能成功!你要做生活的強者,要在命運一次次將你打翻在地的時候,咬緊牙關站起來!正是憑著這樣一種不服輸,不妥協,不拋棄,不放棄的執著精神,我從那個教學水平極其落后的鄉鎮初中如愿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
然而,即使我再用心地熱愛生活,勇敢地去面對它,可是生活中那些猝不及防的苦難,總是說來就來。就在我考上縣里重點高中的那年,肢體殘疾的父親又患上了心肌梗塞,高昂的治療費用讓原本就很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我們更拿不出錢讓父親接受更好的住院治療。在2008年的大年初三,本應該萬家團圓、歡聲笑語鼎沸的日子,卻成了我生命中不能碰觸,也不敢回顧的最痛最傷的記憶,就在那一晚父親突發心臟病,迅速加重的病情和天文數字的治療費用終于把這個原本就風雨飄搖,度日艱難的家庭逼上了絕境。大年初四的晚上,我們眼睜睜地看著父親躺在家里的床上,永遠地離開了這個讓他操碎了心卻也沒能扶持起來的家。那一晚,別人家的爆竹聲真響啊,卻怎么也蓋不住母親撕心裂肺的哭聲;窗外的焰火真亮啊,卻怎么也照不亮我深陷絕望與黑暗的生活。我永遠不會忘記父親臨終前那望向我的,飽含期盼和淚水的雙眼,他把這個家,交付給了我,把照顧媽媽和弟弟的責任,交付給了我,所以我不能哭,我不能倒下,我必須努力考上大學,用知識改變我和我家庭的命運!我意識到,困難面前,要學會承受,為身處絕望的自己點起一盞微弱的燈火,承受的越多,燈火就會越亮。越堅強,就更有能力迎接生活工作中的挑戰。
三天后,我離開悲傷欲絕的家人回到了學校備戰高考。那時的我經常在夜里哭喊著驚醒。但是,每天早上,我都告訴自己“不管怎樣,我一定要咬緊牙關,挺過這半年,考上大學,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苯涍^最后半年的奮斗,我終于考上了夢寐以求的東北師范大學,在入學的前一天,我拿著錄取通知書跑到父親墳前大哭了一場。我多希望他可以聽到我說的話,我多希望他知道我對他的想念,我想讓他在天上也覺得欣慰,因為他的女兒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清泉潤心細無聲
2008年9月,我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夢想走進了心中的校園。剛來到學校,看到別的同學個個笑逐顏開,有爸媽陪著,有那么一瞬間,我真的很想哭,同樣是花樣的年華,為什么其他女孩兒就可以無憂無慮地逛街、購物、戀愛,有家人的悉心呵護,而我一個人孤孤單單,連上學的學費都負擔不起。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和委屈,心里更是充滿了恐懼,我怕因為沒有足夠的學費而遭到老師和同學的鄙視,怕自己以后連生活費都負擔不起,我不知道怎樣去面對這一切??墒?,現實給帶來的是安慰和驚喜。輔導員老師了解我的情況后,給我辦理了綠色通道。我的學費有了國家助學貸款,我的生活費有了國家的助學金,還送了資助禮包,包括學習和生活用品。一切都有了著落,艱難中,國家資助政策為我點起了心中那盞光明與溫暖的燈,給我勇氣,讓我繼續堅強地走下去。
我常常告訴自己,國家投入這么多的資金來資助我們這些貧困學子,我自己更要努力奮斗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知道,全家的生活重擔都壓在我身上,為了生活,大一時我就開始了邊學習邊做家教的大學生活,最多的時候,我一天要兼四份家教,從早上六點到晚上七點,十三個小時中五個小時在去家教的路上,八個小時在家教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大一下學期的一個周日,中午一點多,我走在去做第三份家教的路上,灰暗的天空突然狂風大作,下起了暴雨,頓時,褲子和鞋就全濕透了,整條空蕩蕩的大街上只有我一個人在前行,看不清方向也走不穩。突然,一輛疾馳的汽車從我身旁飛奔而過,來不及躲避的我被濺起的泥水劈頭蓋臉澆了一身。站在滂沱大雨中空曠的街道上,我沒有哭泣,只是紅著眼眶蹲下去,擦干凈臉上的泥水,繼續趕路。因為我告誡自己,我正在用國家的錢來服務自己,我有什么理由因為這點事就隨便哭泣呢,我要堅強。困難面前,這種資助對我而言,已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溫飽,更是一種精神的鞭策,是一盞指引我心志堅強、心向光明的燈塔。
賺錢維持自己的生活固然重要,但我更明白國家資助我求學,是讓我們用知識武裝自己,強大自己。因此,即使做家教和兼職占用了我很多精力和時間,我也絲毫不耽誤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里擠時間:吃飯的時候,比別人嚼的快一點;走路的時候,比別人步子邁的大一點;等公車的時候,把別人張望閑聊的時間用來看一會兒書;上廁所的時候,也把專業書捧在手里……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努力中,我才牢牢地守住了自己專業第一的排名,也因此而拿到了更多獎學金。
當我以為大學生活即將以這種清苦卻平靜的節奏持續下去的時候,噩運卻再次降臨在了我原本就傷痕累累的家庭上。2011年4月10日,我接到家中的電話,由于意外,弟弟被幾十袋堆積的水泥砸傷,致使腰椎粉碎性骨折,傷口觸及神經,他的左腿和左腳幾乎失去知覺,躺在床上一動也不能動,必須立即做手術。為了給弟弟治病,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又跟老師和同學借了一些,總算湊足了手術費。為了照顧弟弟,我請了一個月的假回家,返校后,為了彌補落下的課,為了比別人更優秀,我連著一個月每天都獨自一人在自習室學到深夜兩三點,白天更是努力刻苦地學習。那段時間,我常常一天只吃一頓飯,連續兩個多月的勞累使我的貧血和胃病加重,有時候胃疼的我滿頭大汗,但卻從未因此請假,只是咬著牙強撐。為了照顧弟弟,我放棄了準備外保和考研學習的時間,最終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選擇了本校直保。
生活中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一道又一道的坎兒,的確使我疲憊不堪。但是,我沒有被打倒,就是因為有了國家資助,有了大家的幫助和鼓勵。這些資助,這些愛使我在最艱難的歲月中也能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困難面前的資助,對我而言,是一股強大的動力,使我燃燒未曾改變的理想,迸發出充滿光熱的激情,感謝恩有你,才讓我風雨無畏,我要為明天加油,為自己加油!
玫瑰余香總關情
國家的資助教會了我奮斗,我為自己奮斗,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為家庭奮斗,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使我明白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愛,沒有多少,不分大小,只要真心。我要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我要回報幫助和關心過我的學校、師長和社會。大學里,作為班長,連續幾個星期的熬夜,換來我們經濟班連續兩年的“優秀班集體”的榮譽;無數次的制定修改策劃書,只為同學們有個安全、快樂的集體旅行;不厭其煩地給同學們講解同一道題,只為讓每一個同學都能理解;所有這一切,只為不辜負同學與集體給我的信任與支持。我跟同學們一次次去敬老院,把歡聲笑語帶給慈祥的老人們,我自己都無法相信,從初中以來就再也沒有歡快歌聲的我,為老人們再一次唱出了心聲。放假回家,我無償為十里八鄉的孩子們補習功課,我不想看到這些孩子因為知識的欠缺而喪失人生的機會……我一步步地嘗試著用自己的行動帶給更多人希望。盡管我知道自己所做的很微不足道,但我深知,這種責任感早已內化于心,這種責任是促進我在感恩路上走得更遠的強大動力。
我知道國家的無償資助,不僅僅代表著國家對我們的關愛,更是對我們不畏困苦,勇敢拼搏的一種激勵,也是對服務與公益的認同,是奮斗不息、大愛無痕的中華文化的傳承。感謝國家資助政策一路的陪伴,幫助我克服了種種苦難,回首來時蕭瑟路,清泉潤心細無聲,我會帶著這份感激之情,將這種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大愛,永遠傳遞下去!
【受助感悟】上善若水,飲水思源。(東北師范大學 焦翠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