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余光中先生的《桂子山問月》是一首屬于所有華師人榮光的詩,詩中桂影滿園所指便是坐落在桂子山的華師校園之秋景。就是在這桂香飄溢的桂子山上,有這樣一位女主人——她總是面帶恬靜的笑容,她總是在路上行走匆匆,她總是平靜、淡定地克服著“不為人知”的困難,她總是分分秒秒的過著緊張而又井然有序的大學生活,她總是那么地珍惜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其實,她就是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女大學生,而在她背后卻隱藏著一段求學路上與“國家資助”相伴的感人故事……
你瞧!那個站在演講臺上自信滿滿、躊躇滿志、激揚文字的演講者就是她;那個雷厲風行、豪爽果敢地奔走在校園各個活動場地的組織者就是她;那個盡職盡責、用“真誠溝通,服務全體”的理念服務身邊同學的學生會干部就是她;那個熱衷于愛心公益活動,幫助過很多貧困地區小朋友的“紅色”志愿者就是她;那個學習成績優異、工作能力突出多次獲得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的奮進女孩就是她;那個每年暑假都會奔赴偏遠山區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志愿者服務,立志于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老師的女大學生,就是她……
可是,如果你不曾見過她,不曾了解她,你肯定很難把你面前這個活潑開朗、自信大方、充滿陽光的女大學生和那個曾經因為家庭貧困而自卑、自閉、特愛抹眼淚的小女孩聯系起來。
她叫李慧穎,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五口之家的日子過得很清貧,但很和睦、幸福??墒?,就在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過著平靜、幸福生活之時,上天偏將“不測風云”陸續降落在了他們身上,先是奶奶突發心臟病落下了后遺癥,生活不能自理,后是爺爺生病癱瘓在床,孝順的父母不得不把時間和精力全都投入到爺爺奶奶身上。自此,家里斷了經濟來源,醫院也成了小小的她經常去的地方。幾年下來,一筆巨債狠狠的壓在這個“飄搖”的家庭身上。隨之而來的又是那并不是很多,但卻能震動整個家庭經濟命脈的學費。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理想,年幼的她總是在新學期交學費的時候想辦法延長時間,“盡力”拖到最后一個,因為她知道父母每天那么辛苦,他們也已經在開學前就努力四處借錢為她湊學費了,她想給心力交瘁的父母多點時間,讓他們有個喘息的時間;而最后,她從疲憊不堪的父母手里接過那一大疊零錢交給班主任的時候,她的心里總是酸酸的,然后她回到自己的角落里回想父母拖著柔弱的身體四處為她借學費的畫面,一遍一遍,她不禁淚流滿面……但又很快微笑著投入到了學習、干農活、做家務當中。
伴隨著家庭的重重磨難,2003年夏天,她順利地升入了中學,也因為爺爺的去世、奶奶病情的好轉,家庭經濟壓力稍有減輕,媽媽包攬了照顧奶奶、地里及家里所有的家務,爸爸開始外出打工了。但上天總是如此殘酷的考驗著這個家庭。 隨后,家里的頂梁柱爸爸因為去討要工資而被黑心的工程老板打傷了腰椎,媽媽也因為去給爸爸要個“公道”被打傷了胳膊,小小的她感覺天都塌了,自己也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種不幸的境遇。最后,法律還了父親了一個公道,工程老板償還了工資,賠付了醫藥費和誤工費,但是這個家已經到了支離破碎的邊緣……
即便是這樣,小小的她也沒有低頭,她一邊上學一邊照顧一家老小,做飯、洗衣、幫奶奶買藥,替爸爸翻身,給媽媽換藥,給妹妹喂奶,過年的時候,按著媽媽的指導蒸饅頭、包餃子、掃屋頭……所有的家務、所有的瑣事,都落在了她稚嫩的肩膀上,也就是這一年,所有經歷過的磨難使她變得更加堅強、成熟??梢簿褪沁@一年,她對著全校排名第三的成績單和新學期的收費單落下了眼淚,她知道,在這個時候,這個脆弱的家庭已經無力承擔這些學費了。在學校里看著同學們天真幸福的笑臉,她又躲到自己的角落,數著自己小小心靈上的“傷”悄悄地落淚。正當她感到絕望要提出退學時,了解了她家庭情況的班主任給了她的一張“兩免一補”申請表,這張“兩免一補”申請表,讓她的內心充滿陽光,也給這個不堪重負的家庭點燃了希望。又是一個新學期,班主任把國家教育部發給的補貼和辦公室老師們給她湊的善款交給她,一句“不要放棄上學,你的背后有國家和我們的支持,哪能那么容易就想放棄了”,讓她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年幼的她也不知道用什么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激,只是一個勁兒的流眼淚。就這樣,靠著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靠著每年交學費時這份特殊的溫暖和照顧,也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抱著不能辜負國家和家庭的信念,2007年中考,她以優異的中考成績順利地考進了夢寐以求的縣城一中。
或許是磨難不肯輕易放過還是不夠堅強的她,縣城一中的高中錄取通知書上從未見過的巨額學費讓她心如刀絞,也讓這個家庭不堪負重。從來不會向困難低頭的爸爸說:“俺就算砸鍋賣鐵也得讓丫頭上學!”就這樣,父親開始每天起早貪黑地奔赴勞務市場,媽媽說怕爸爸一個人掙的慢,就挽起袖子就和一些身強力壯叔叔們一樣一起下了工地,干起了又臟又累的活。高中開學那天,父母將一個暑假的勞作,還有家里滿滿的一倉糧食,都換成了那一疊不多卻又沉甸甸的鈔票,交到了她的手里,也“壓”在了她的心里。她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高中入學之后,還要交生活費、住宿費等等等等她都不知道費用的盡頭在哪,她不忍心看著爸媽這么辛苦,不忍心看著滿倉的糧食就這么跟著她走了,可是求學路漫漫,前方有她的夢想,她不想放棄,就在她無比糾結還要不要繼續上學的時候,又是“國家資助”給了她希望。因為檔案調到了高中,與她還未見面的高中班主任就幫她申請了“助學金”,免去了一大半的學費,以后的每個學期,裝著“助學金”的那個信封就像是未來給她的一封信一樣激勵著她要倍加奮進地繼續自己的求學之路。爸爸經常對她這樣說:“你是個沒有傘的孩子,下雨了別人可以慢慢走,但是你必須跑”!她明白爸爸說這些話的良苦用心,但沐浴在“國家資助”陽光下的她卻總是頗有感慨的回應爸爸:“其實,我也是個有傘的孩子,這把傘就是國家的助學政策,沒有它的在我求學路上的支持,就算我跑得再快,也難免會淋濕全身的”。
在“國家資助”的相伴下,2010年她自信的走進了高考考場,最后她以優異的成績為自己艱辛的高中生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高考填報志愿,周圍的同學都在為自己的將來絞盡腦汁、輾轉反側,她卻早為自己做好了選擇——國家免費師范生,選擇了投身教育事業,將來為基層的教育做貢獻,報答這些年的國家助學政策給她的這些鼓勵和溫暖。 最終她如愿以償地被百年名?!A中師范大學錄取。
進入大學生活的她,繼續在“國家資助”的關懷中,一路奮進?,F在的她,仍然沐浴在“國家資助”的燦爛陽光下,她不再擔心哪一天她會離開美麗的校園,不再擔心自己的學費壓倒已經十分辛勞的爸爸媽媽,不再擔心心里的那個求學夢沒有機會實現。就這樣,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讓她自由地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放下所有擔憂,在大學生活的每一天,她都用心地在學習、實踐中度過,她總是爭取或抓住更多的機會完善自己。因為,她深知自己是經歷了如何的磨難才走到今天。在她艱辛卻又幸運的求學路上,她心里一直憋著股勁兒,“窮孩子為什么就上不了大學?” “農村的娃子為什么就不能比城里娃兒優秀?”于是,她帶著這股勁,帶著自己的理想,在現實中努力拼搏著,她時常奔跑在去圖書館學習的路上、她時常奔走在校園各大活動場地、她時常自信的出現在各大辯論賽、演講比賽的會場上……自進入大學生活,她通過自身真誠的付出和努力獲得了各類榮譽。也因此,她成為了一名老師心目中品學兼優、綜合素質較高的好學生,也成為同學們心中“全優全能”的榜樣。但是,這看似滿滿的收獲并不是她最終的夢想,她希望自己可以在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的同時用自己的力量回報國家這些年對自己的一路關愛,報答這些年的國家助學政策給她的這些溫暖,她最終是希望自己能在這些實踐經驗中總結經驗為她實現最終理想奠定基礎,而她最終的理想就是——當一名優秀的鄉村教師。
她曾無數次想象,在一個淳樸的鄉村里,在一間設備簡樸但是卻有一群擁有著渴望求知眼神的孩子們的教室里,她給孩子們傳授著知識,給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求學故事,她親切地告訴自己的學生們:“不要因為貧窮而輕易放棄學業,不要因為自卑而否定自己的理想……”她可以幸福的、自豪的講述著關于她自己成長的故事……
也許這個與“國家資助”不得不說的故事,可能沒有那么特別,也沒有像優秀勵志青年們的故事那樣振奮人心,但是你了解了這個故事就一定會了解她,了解她的性格,了解她的希望和夢想,了解她和“國家資助”的情緣。她說,如果沒有“國家資助”的一路相隨,她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會在這樣美麗的大學校園里為著自己的理想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讓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聽,講給有一天會在人海里邂逅、相識她的你聽,她想告訴你,她是個在“國家資助”的溫暖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她不會忘記這些年來“國家資助”給她的對未來的執著和自信。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國家資助”是個好政策,是個圓了很多人求學夢的好政策,是個為無數像她這樣的孩子亮起指路明燈的好政策。
我知道你會疑惑,為什么我對她這樣了解,其實,她就是我,我就是這個來自農村的普通女孩?,F在的我,不再是那個自卑地躲在角落里落淚的小女孩,也不再是那個內心脆弱的小姑娘,因為在這樣一個對教育倍加關注的充滿愛的國度里,“國家資助”給予的溫暖與我一路相隨。
【受助感悟】國家的好政策支撐著我一路走來,沒有這份求學路上的溫暖,或許現在的我連觸摸夢想的機會都更沒有何況說實現了。(華中師范大學 李慧穎)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