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更是大學生立身為人、成長成才的必備品質。西南大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在此次誠信教育主題活動中,以“誠實守信,立德樹人”為主題,著力在“宣傳資助政策、普及金融知識、提升誠信觀念、引導自立自強”上下功夫,開展誠信四重奏,“話誠信,講誠信,學誠信,比誠信”,取得顯著的成效。
一、高度重視,精心策劃
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由黨辦、校辦牽頭,成立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領導小組,在全校范圍內安排部署資助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二是制訂文件《西南大學關于開展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西?!?013〕137號),詳細策劃資助誠信主題教育活動的方案。三是召開全校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部署動員工作會,統一認識、部署工作,全面啟動西南大學學生資助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四是學校、學院、學生三級聯動,學校推動、學院主動、學生行動,構建以誠信為榮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注重實效,舉措有方
開展誠信四重奏,“話誠信,講誠信,學誠信,比誠信”,扎實推進學生誠信教育。
銀校牽手話誠信。一是聯合中國銀行北碚分行舉辦“中國夢·資助情·誠信行”在線交流活動,邀請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安春元、中國銀行國家助學貸款項目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嘉賓,與同學們在線交流,共話誠信。二是組織開展“一對一”誠信談話,幫助畢業學牢固樹立誠信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及時履行國家助學貸款合同。三是巡回開展“誠信伴我行”國家助學貸款知識講座。四是發布《致國家助學貸款畢業生的一封信》、《致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畢業生的一封信》,以情動人、以愛感人、以志勵人,確保助學還貸工作的順利進行。
身體力行講誠信。一是舉辦“感恩于心·誠信于行”主題演講活動,講述同學們身邊的誠信故事,在全校營造講誠信、學誠信的文化氛圍。二是開展“誠信校園行”金融、征信、貸款知識講座,巡回宣講國家助學貸款及其他各項國家資助政策,普及征信、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三是開展“助學貸款誠信巴渝行”活動,招募西南大學“助學貸款誠信巴渝行”志愿者,到重慶市偏遠區縣宣講國家助學貸款相關政策,把誠信之風帶出校園。
全校動員學誠信。一是扎根班級,開展“誠實守信·從我做起”主題班會,針對大學生活中不誠信現象開展討論,樹立誠信觀念、增加法律意識,促進誠信學風建設。二是創新活動形式,通過主題征文、話劇匯演、誠信故事圖片展、主題辯論賽等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活動方式,引發學生思考,豐富誠信教育內涵。三是結合我校專業特色,開展特色鮮明的誠信資助主題教育活動,比如開展“貸款誠信模擬法庭”、制作誠信宣傳視頻、開展“誠信微言”微博征、“食品安全與你我誠信”等主題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弘揚“誠信”這一主題。
樹立榜樣比誠信。一是開展“誠信自強之星”評選活動,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通過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二是舉辦“感恩無限,辯響助學”主題辯論賽,使同學們以思辨的眼光對生活中各種不誠信的行為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剖析。三是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平臺,開設學生資助誠信教育專題板塊,通過網站、櫥窗、QQ群、微信等宣傳工具,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資助誠信典型事跡,構建以誠信為榮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鞏固成效,建立長效機制
西南大學學生資助誠信主題教育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班級建設、社會實踐、“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等活動,廣泛宣傳了國家助學貸款等資助政策,促進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順利開展,使“誠信待人、誠信處事、誠信學習、誠信立身、誠信還貸”的精神理念成為學生的自覺意識,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貸款誠信教育為重點,進一步促進國家助學貸款的良性運行。助學貸款違約率降至4.4% (欠款90天以上人數/進入還款期畢業生人數),遠低于風險補償金補償比率(8.3%),為今后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加強制度建設為保證,進一步健全誠信機制。制定《西南大學學生誠信考核辦法(暫行)》、《西南大學學生誠信檔案管理辦法(暫行)》制度,學校誠信體系逐步建立。
以建設誠信文化為載體,進一步營造誠信氛圍。通過“中國夢·資助情·誠信行”在線交流、“感恩于心 誠信于行”主題演講、“誠實守信,從我做起”主題班會等一系列誠信教育活動,一步營造了以誠信為榮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力地推動了校園誠信文化建設。
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核心,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學生誠信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時間長,覆蓋面廣,形式豐富,參與人數眾多,使廣大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接受了誠信教育、進行了自我展示和提高,同時也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豐富和完善了大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了校園穩定與和諧。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