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政策生效區縣實施細則落地
北京為中小學生減負的“京八條”3月19日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自3月20日起,凡觸犯減負政策的行為都將受到相應懲處。目前,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和石景山區都已經公布了區縣實施減負政策的細則。無一例外,這些細則均突出強化了監督政策執行的力度。西城區教委要求各學校要設立專人,受理學生、家長的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并成立了專項工作檢查小組,對學校的減負工作進行長期的、常態的、全員的檢查,及時糾正學校及教師的違規違紀現象,并通報處理。朝陽區教委已開展重點督導,內容包括學生在校時間、作業量、禁止違規補課、教輔用書管理、各類競賽管理等。東城區教委建立了“三位一體”的監測制度與公告制度,即:建立學生質量監測與通報制度、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通報制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監測與通報制度。東城區教委還要求學校建立健全學生課業負擔專題調研制度和家長座談會制度,每學年聽取學生和家長的意見不應少于兩次。
據了解,西城區教委要求學校研究如何減負增效,并推廣典型經驗。例如,北京小學作為西城區負擔輕、質量高的典型學校,開發了“四季課程”,實施“實與活”的教學,在西城率先進行了長短課實驗,對學生進行發展式評價。東城區教委對作業進行了“個性化”規定,學生每日作業總量由年級組長或班主任協調控制。提倡學校布置活動性、實踐性課外作業,提倡按學生學習水平分層布置作業,雙休日和節假日不應加大作業量。
突出量化考核建立追責機制
隨著北京減負政策的實施,在形成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課外輔導機構已經受到影響。北京睿升學校校長姚煒說,新學期北京與小升初、中高考密切掛鉤的培訓機構開學普遍比以往晚,一個重要原因是優質師資來源受到了減負新政的直接影響。根據“京八條”,北京公立中小學在職教師不允許在社會培訓機構兼職。一些與培訓機構合作多年的“名師”在新學期紛紛辭去了在培訓機構的兼職,而這部分優質師資往往是培訓機構招徠生源的重要砝碼。
北京發布減負新政后,更廣泛的影響表現在家長們對孩子的成績預期有了微妙的變化。北京樹人學校校長陳為章說,家長們對孩子的分數態度更寬容了,以往很多家長即便孩子考了95分依然焦慮,現在一些家長覺得如果孩子能考到85分以上,就不用太著急了。家長對孩子預期的改變直接影響到家長到校外培訓機構的報班量。據了解,去年9月北京堅決將奧數與小升初脫鉤后,樹人學校奧數班學生規模減少了30%。陳為章預計實施“京八條”后,奧數班的規模還會縮小。
減負新政還影響到了家長們對孩子課余時間的安排。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說,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既有升學因素導致的單一評價機制問題,也有就業競爭激烈、社會成才通道狹窄問題,但教育部門面對這一問題應該有所作為。推出八條學生減負措施前,北京就委托學術機構進行學生減負理論和實踐調研,并建立了北京中小學課業負擔監測數據庫。更加突出了對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量化考核,并建立了追責機制。例如,針對部分機構利用教輔圖書獲利行為,實施采購目錄制和學校免費提供制,從根源上斬斷部分機構利用教輔圖書收取學生費用的鏈條。
鞏固減負成果調整升學考試制度
北京著名數學特級教師馬芯蘭說,為中小學生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率。如果把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上都解決了,就不用再課后費力補。北京二中校長鈕小華說,減輕學生負擔,從學校來說必須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實施減負新政,學生們的作業少了,課外時間多了,也有部分家長擔心孩子的成績。北京9中教育集團校長郝顯軍說:“從我得到的反饋看,學生和教師普遍歡迎減負,而一部分家長也有擔憂?!彼f,有些家長向學校提出,能不能給學習困難的學生適當補補課。
北京史家小學原校長、北京潤豐學校校長卓立說,部分家長的擔憂出于對考試指揮棒的顧慮,鞏固減負成果還需要調整影響學生升學的考試制度,應該落實中高考“依綱考試”。過去,語文試卷上六分之五的內容在課本之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知道要考什么,精神壓力很大,就會在課堂內外拼命補,從而加重了負擔。他建議中高考出題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考試的難度降下來。(本報記者 施劍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