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面向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開設41個專業,在校生9600名。多年來與市縣(區)政府委托管理的中職學校共同探索中高職銜接,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1996-2012年,中高職銜接培養的畢業生3882名;目前學院高職在校生中的中職對口生源占36%。
一、中高職銜接貫穿學院發展歷程
1994年以來,相繼兼并、買斷、托管15個企業和學校,形成產教融合的“校企一體”特色,與10個國家院校交流與合作,搭建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平臺。利用學院前身技校與職大一體化管理優勢,實施“2+3”模式,滿足合資企業技改項目人才需求;升格為高職后與京津粵8所中職學校實施“3+2”模式,實現學生升學愿望;依托各職教中心實施“五年一貫制”模式,培養本土化人才。
通過系統培養,涌現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能工巧匠”“唐山勞動模范”等優秀畢業生;唐山現有省級陶藝大師中,我校培養占46%。
二、創新管理模式,實現高職托管中職
為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中高職銜接和職教集團化辦學要求,提升中高職協同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推動城市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唐山市政府創新職業教育管理模式,將市職教中心等委托我院管理,為實現中高職實質性銜接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使緊密性、系統性、協調性和經濟性的銜接成為可能。
學院對中高職銜接進行整體制度設計與實施。牽頭組建了河北省曹妃甸工業職教集團,托管學校成為集團核心學校,集團內設中高職銜接委員會,協調共同服務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問題;在保持中高職學校獨立法人實體前提下,院校、系處兩級領導交叉任職;根據產業需求,按照電氣應用、汽車維修、信息技術、藝術設計四個專業群分別對接,組建了中高職一體的專業建設委員會。
三、以課程銜接為核心,突破系統培養難點
學院十分珍惜新的發展平臺和建設環境,探索中高職課程系統開發和系統培養途徑。
一是統籌建設師資隊伍。為中高職教師提供國內外培訓的平等機會,市職教中心的5位老師被派往愛爾蘭、德國、比利時學習進修,在國家示范校和國家教育信息化試點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支持百余名中職教師參加高職教師任職資格培訓和研究生進修。
二是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按照“分層合作、相互補充、共同開發、提高效益”原則實施一體化建設,共享學院院士工作站、技術研發中心、教學工廠及國家職教實訓基地、行業培訓中心等教學資源。如:市職教中心的電梯維修實訓基地與學院的電氣自動化國家實訓基地聯合建設,較好地體現出互補效應。
三是重構中高職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學院制定了《中高職銜接課程開發指導意見》,以電氣技術應用專業為例,按照電氣維修人才成長規律和崗位要求,系統構建“理實一體、技能遞進、雙證融通”的模塊課程,中高職畢業生分別獲得中、高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使其就業有能力,升學有途徑。
學院在實現七上臺階、三易校名過程中,負重奮進,執著創新,始終探索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實現學院持續發展。從占地23畝、百間震后簡易房的校園,發展成10個校區廠區;由困難企業辦學轉為政府直屬院校;由自籌經費辦學轉為市財政撥款;政府贈地1600畝,為學院代建曹妃甸新校園。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