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銀行學校是首批立項建設的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在辦學實踐中,我們感到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是確保學校健康發展的基礎。2008年,我校引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管理認證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先進文化為引領的管理機制。學校步入良性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一、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優化學校管理
把“誠信服務、質量立校、強化技能、突出特色、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持續改進、打造精品”作為學校長期發展戰略,以建立有效的規章制度、明確清晰的崗位職責、健全的標準體系、順暢的信息傳遞、嚴格的績效考評管理為目標,優化學校管理。我校自2008年4月啟動質量體系建設工作,成立了相關機構。聘請認證機構專家進行全員質量管理培訓,對學校工作體系進行診斷,查找問題和體系建設目標的差距。按照質量標準框架,編寫出版了《陜西銀行學校質量手冊》《陜西銀行學校程序文件》《過程記錄清單表》《陜西銀行學校制度匯編》,總計50余萬字。2009年初,取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二、實施質量管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1.創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各專業均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規范學生核心技能及就業推薦考核標準;規范了學生禮儀著裝、文明敬語和德育考核標準;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務將各項工作程序化,通過工作流程進行過程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2.通過量化指標考核,提高考核績效。以教師績效考核作為突破口,建立了《教師績效考核辦法》,綜合基礎考核、學生評教結果、班主任考核等指標,形成教師績效考核分值,對各職稱序列排名前三分之一的教師,績效工資晉檔發放,對連續兩學期排名列后三位的教師進行個別談話,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見。建立學生課堂學習過程性評價、日常行為綜合性評價、實踐能力企業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確立服務理念,管理服務并重。一是關注學生成長。把軍訓、法制教育納入管理常規,把合作企業的管理理念引入到制度體系建設中來,每周一升國旗、每天做早操,每天上晚自習,嚴禁夜不歸宿,離校必須請假成為對學生的最基本要求。二是為學生就業創造良好條件。優化專業設置,促進校企融合。前店后校、校企一體、訂單培養等適合學生成長和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形成。學校與印象西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內建立“印象西安—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平臺”,采用B2C電子商務企業運營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按照崗位實際工作內容和具體工作流程實訓、實習,全面掌握各崗位工作流程及要求。三是加強質量監測與評價。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舉辦校園開放日等活動,征詢家長、學生對學校各項服務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各部門,分析查找原因,限時改進,管理與服務效能明顯提升。
4. 建立持續改進機制。每年通過內部審核和認證機構第三方審核,按照PDCA(計劃、實施、檢查、處置)循環過程,加大部門之間交叉審核,強化總結分析和改錯糾正機制。
5.促進決策的民主和科學化。依據質量標準(國際標準)要求依法辦學。同時,管理者在行使權力過程中充分尊重部門的管理權,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民主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礎。
實施質量體系以來,學校的管理模式逐步向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轉變。2009年以來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獎項58個,學生取得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獎項120余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六”型人才培養模式、“三?三”型課程體系,建立了“做中教、做中學、做中考”做學考一體化學生評價模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