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近年來通過調研產業需求、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布局、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了中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人才支撐。
一是深入開展中職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調研。為使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和結構適應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特點及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東莞市教育局對全市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合情況開展了深入調研,并起草了調研報告,為全市中職學校專業設置提供了依據。
二是優化中職教育布局,集中專業資源對接支柱產業。五年來,東莞市大力推進中職教育資源整合,全面調整中職學校布局,重點解決中職學校規模小、效益低、專業設置雷同等問題。一方面,結合支柱產業和學校骨干專業建設對職業學校校名進行更改,統一以“東莞市+行業(或專業)+學?!边M行命名。另一方面,對規模小、專業設置雷同的學校進行合并。經過布局調整,東莞市中職教育結構更加合理,專業資源更加集中,與地方支柱產業的對接更加緊密。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東莞市各中職學校面向市場需求,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加強與行業的合作,形成了校企一體共育技能人才的局面。創新“車間進?!?、“企業課堂”、“企業專班”訂單培養等辦學模式,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在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明確服務面向,與企業共同開展職業課程開發,把企業員工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引入到教學課程,促進教學內容與企業要求對接,有效地增進了學校教學與生產實際的對接?!笆晃濉币詠?,東莞市中職學校畢業生“雙證率”均在80%以上,就業率在96%以上,2012年達99%,累計培養輸送近8萬名技能人才。
四是與行業企業共辦技能競賽,提升學生技能。東莞市中等職業學校每年都與市計算機、會計、汽車維修、服裝等行業協會聯合舉辦有關專業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技能。2012年,毛織專業學生獲得第十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金獎;東莞市代表隊獲得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一等獎5名,二等獎24名,三等獎50名;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4個。
五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企業員工素質。東莞市各職業學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積極開展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退伍軍人職業技能培訓和提升企業員工素質等方面的培訓。東莞理工學校與橫瀝鎮政府達成培訓協議,每年為企業培養100名模具師傅;電子科技學校與多家企業簽訂培訓協議,每年培訓約600名企業員工。
經過改革,東莞市的職業教育同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明顯提升,成為了東莞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有力支撐。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