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意見》(魯政發〔2012〕49號),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相互銜接、協調發展、開放兼容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兑庖姟饭?5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構建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立交橋??茖W界定各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發展目標。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重點面向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的基本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發揮高等職業教育的引領作用,重點培養技術型和高層次技能型人才。深化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重點培養高層次技術型、工程型以及其他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點培養工程技術開發、高層次管理和其他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建立學分認可機制,探索技能與學分的轉換機制,推行彈性學制、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制度,逐步搭建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相互開放、兼容、互聯、貫通的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
二是加大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力度。以設區市為主統籌規劃各類職業教育,強化市級政府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協調作用。鼓勵行業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學校。鼓勵行業企業與學校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專業教學聯盟等。推進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建立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的決策議事機制和合作治理制度。
三是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確保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大體相當。建設一批與企業緊密對接的示范性實訓中心和公共實訓基地。打造一批品牌專業,建設一批骨干、重點和示范專業。做好國家和省級示范高等職業學校建設工作。
四是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允許學校將20%的編制用于聘任兼職教師,所需資金由財政撥付。將專業經歷、職業資格作為職業院校教師的準入條件。將專業經驗、技能水平、教學實績、技術開發能力等作為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學校專業教師職務(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探索在中職學校設立正高級教師職稱。推動校企合作共同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實施齊魯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
五是改革招生考試制度。市級教育部門建立統一招生平臺,統籌管理高中階段招生工作。完善“知識+技能”的春季考試招生制度,建立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為主的注冊升學制度,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擴大單獨招生試點規模,支持高校按照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招收具有專業技能基礎的同等學力合格生源,擴大高校招收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重。建立各類技能競賽優秀選手注冊升學制度。
六是構建以財稅政策調節為主要手段的校企合作動力機制。企業投資捐贈職業教育支出、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實訓支付的報酬等費用準予稅前扣除。學生勤工儉學提供勞務獲得的收入以及學校從事技術和社會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對職業學校設立的主要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的企業免征營業稅,開展生產服務性實習實訓取得的勤工儉學收入可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師生勞動報酬。對在企業建設的公共實訓基地、工程實踐中心和承擔學生實習實訓任務的企業給予財政補助。
七是健全職業教育服務支撐體系。建立技術技能人才預測和供求信息發布制度,完善就業服務網絡和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加強職業教育研究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重點課題財政資助制度、職業教育科研和教學成果獎勵制度。構建職業教育質量的多元評價機制。
八是完善職業教育保障制度。將中等職業教育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制定中職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逐步全部免除中職學生學費,逐步健全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逐步提高高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經費撥款標準,縮小與普通本科學校的差距。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