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做好公開選拔高校工作,教育部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答: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關于完善大學校長選拔任用辦法的要求,繼2011年公開選拔東北師范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校長試點工作之后,教育部于2012年底,又啟動了公開選拔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三校校長工作。為做好這項工作,教育部事先專門召開公選校長工作座談會,認真總結2011年公選校長試點工作,在充分肯定堅持黨組領導、行家遴選、尊重民意、多維考評、差額比選等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對公選辦法做了進一步修訂完善。
問:目前所開展的公選,有哪些新的特點?
答:一、報名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這次試點進一步改進了報名方式和報名時限,報名方式在個人自薦和組織推薦的基礎上,增加了3人以上聯名舉薦,報名時限由10天延長到20天,同時積極做好組織動員報名工作。
二、遴選委員會構成更加優化。遴選委員會始終在教育部黨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主任由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擔任。副主任除中組部、教育部、地方黨委等高校干部主管部門代表外,注意選擇與學校學科背景、行業特色相對應且辦學層次較高的現任或離任中管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以及學術權威(院士)擔任。選擇其他委員時注意擴大參與面,除職位所在學校代表外,邀請更多任職時間長、工作業績出色的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擔任。
三、更加凸顯校長職位特點。在整個遴選過程中,遴選委員會始終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標要求,著重考量人選的辦學理念、辦學思路和視野,對教育規律的掌握以及管理能力等情況。面試試題的內容更具針對性,更加貼近學校辦學實際,注重考量人選的能力素質與學校學科特點、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的契合度。
四、程序和操作更加嚴謹。整個遴選過程嚴格遵循公告公布的程序和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專門成立由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負責同志參與的監督組對公選全過程進行監督,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面試試題由遴選委員會在面試當天抽簽并經集體討論確定,面試和面談全程錄像備查等。遴選過程中的程序銜接更加合理、緊湊,同時在每個環節具體操作上更具人性化。
五、公選過程更加公開透明。為了積極回應社會關注,進一步加大了公開透明力度,主動邀請媒體記者現場旁聽面試及后續單獨采訪,面試過程在全校范圍內進行電視直播。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