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文軍 通訊員 胡懷旭)一個原本造價4300萬元的學校建設項目,經過3次細致的成本核算,最終核定為3700萬元。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在加大學校建設投入的同時,加強項目建設科學化管理,在降低建設造價上做足文章,努力使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臨沂市教育局局長祖旭東表示,校舍安全工程建設資金來之不易,必須要建立嚴格、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降低辦學成本,勤儉節約辦教育。市教育局規劃財務科主任葛明軍介紹,開工前的分析對比論證對于降低造價很重要,可較好地把握工程造價的組成和變動因素,把握工程造價市場規律,從而針對不同工程的特點,向建設單位及時提出合理的造價控制范圍,節省建設資金。全市今年新建項目241個,70棟教學樓給出的控制百分率全部符合降價要求,造價均處于較為理想的狀態。
在施工過程中,各縣區切實把好變更內容審核關??⒐Q算前,嚴格審核變更情況、圖紙答疑等相關材料,事先大體進行測算,而后再交送中介機構編制決算報告。對于設計不合理部分,在不影響使用、美觀功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內容,降低造價,或與設計部門溝通交涉,變更方案。如某縣一中學廚房,圖紙內容清單價58萬元,通過分析核減墻體、大門、幕墻等項目,審減直接造價8萬元,建議再下浮15%簽訂合同價,最后以42萬元達成了協議。
近年來,臨沂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盡最大努力籌措資金搞校安工程??h區都成立專門機構,由校領導、專家、審計等多方參與對項目建設的各階段的節能專項審查,嚴把重要關節,從技術上降低基本建設的投資。各學校還成立了專門的監工小組,實行24小時全程監理。
值得一提的是,臨沂并非對所有的學校建設工程實施“瘦身術”。幾年前,臨沭縣一城區幼兒園改建工程本來預算為200多萬元,后增至600萬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原先設計存在樓體過窄、不美觀、綠地少、活動間狹小等不足,新設計方案預算雖有了較大提高,但是可為每個幼兒增加活動場所1.6平方米、綠地0.7平方米。正如臨沭縣委書記任慶虎所言:“孩子的安全和幸福是我們最大的政事,多花300萬元建學校,值!”
“一減一增”,傳遞的不是簡單的算術,而是詮釋出了科學嚴謹的建設理念及對幸福教育的期盼。2010年—2012年,臨沂市累計投入39.9億元用于學校建設,工程實際建設比預算造價節省近5億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