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4月1日綜合消息 連日來,各地高校積極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建設文明校園。
山東中醫藥大學
節約活動常抓不懈
近年來,山東中醫藥大學堅持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宣傳教育活動”。以“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糧”為內容的主題標語在校園內隨處可見,長期開展的校園環保、舊書循環利用等各類服務活動,多年來堅持的“地球一小時”關燈行動、廢舊物品售賣的淘寶街活動,以及軍訓服回收捐給農民工活動等,在該校學生中都已成為了習慣。
在建立節約型校園長效機制上,該校還開展了“四建”活動,建立了節約型校園建設的目標管理機制、獎懲機制、氛圍營造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
通過節約型校園建設,從2010年到2012年,學校年生均水耗由161元降到112元,降幅44%,年生均電耗由366元降到322元,降幅14%,年生均暖氣費由484元降到449元,降幅7.8%。
天津大學
依托學科建“綠色校園”
在天津大學,以“微行動、大改變”為主題的勤儉節約倡議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響應,學生紛紛將自己的“光盤”照片發到網上,影響更多同學加入“光盤”一族。
天津大學不僅倡導節約,還發揮學科優勢,開展“綠色校園”建設管理的關鍵技術開發,可持續水循環模式、重點污染源控制、節能減排、低碳管理、生態信息平臺構建等都成為重點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環境學院承擔的“高能效建筑技術綜合集成研究與示范”課題,進行建筑節能研究。建筑學院打造太陽能“未來小屋”,挑戰建筑智能環?!皹O限”。學校成立的可持續建筑研究中心綠色建筑研究所和建筑節能中心,研究設計“零能耗”甚至“負能耗”的生態建筑,專門解決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技術問題。
該校還發放“校園低碳生活手冊”,開通綠色校園建設網頁,舉辦節約能源、循環利用、環境保護等科普講座,并以節約型校園為主題,開展節能減排大賽、廢舊自行車再設計大賽等活動。
河北外國語學院
設立“水電門窗委員”
如今,在河北外國語學院的校園里,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花錢掰成半,物品深加工,小錢大錢用,兜里不會空?!?/P>
記者了解到,該校每個班級都設立了“水電門窗委員”,負責管理班級里的一滴水、一張紙,讓它們物盡其用,同時及時提醒同學關閉每一盞燈,拔掉每一個放學后還在連接的插頭,節省每一度電,保護公物的同時節約資源。為了進一步督促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共建節約型校園,學院還設立了“節約型團隊”獎項。
該校學生會還發出倡議:不攀比,以節約為榮。發起“光盤行動”,珍惜糧食,適量訂餐,不扔剩飯剩菜,將剩下的飯菜打包,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各班根據人數調整燈光的亮度,做到“一水多用”、“一紙多用”。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公筷公勺,自帶餐具,杜絕塑料袋的使用。不留“半瓶水”,購買的礦泉水喝完后把空瓶攢起來,統一回收。(本報記者 張寶敏 周紅松 張興華 通訊員 梁紅衛 張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