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 張永華
校外人員侵入校園行兇,是我國社會進入轉型期后出現的嚴重校園安全問題。農村中小學校沒有校園安全管理經費,沒有專職安全人員的編制,許多農村中小學和辦學點沒有圍墻,沒有防御校外人員侵入校園的能力。雖然2010年國家投入專項資金,重點改善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人防、技防、物防等條件,但部分農村中小學的校園安全條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在這種情況下,要采取多種切實措施盡快改變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條件。
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樹立教育安全的理念,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要把農村校園安全作為當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把農村校園安全作為當地政府應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政府專項工作考核的一級指標。
二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重視校園安全管理的經費和編制。校園安全管理經費應列為財政教育預算的子項;調整教育事業編制結構,以新增或內部調劑的方式設置學校安全管理專項編制。隨著經濟發展,逐年增加校園安全管理經費和設施,增強學校管理適應社會急劇變化的能力。三是實行鄉鎮政府和村委會校園安全責任制。把校園安全納入農村治安工作的重點內容。村治安聯防隊定時巡查校園周邊環境,上放學時段在校園門口協助學校疏導交通,制止校外人員進入學校。同時對農村居民進行校園安全教育,形成人人重視和保護校園安全的村俗民風。
四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農村中小學教師安全技能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和教師繼續教育課時。鄉鎮中心學校依托鄉鎮公安派出所,對農村學校全體教師包括每年的新進教師實施防范校外人員侵入學校的技能培訓。
五是在綜治委的協調下,教育和公安部門依托公安派出所,逐校組織學生進行防范校外人員侵入學校的應急演練,掌握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互救技能,避免或減少傷害。這些都是現階段經濟不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校園安全工作可以采取的可行措施,關鍵是要付諸行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