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講師 馬雷軍
相對城市學校而言,農村學校面臨著更大的安全威脅。目前,很多城市中小學已經使用了校園監控系統、遠紅外監測系統、學生個人信息通報系統等先進的技防手段,但是這些在農村中小學還很難看到。在很多農村中小學,并沒有專職保安,只能由教師輪流值班,個別學校校門值班人員形同虛設。
在安全理論中有一種“破窗效應”,即如果學校校門、圍墻、監控等設施簡陋,又缺乏相應的安全管理,就會成為犯罪分子作案的首選目標。2004年,我國某地幼兒園曾發生28名兒童被闖入的犯罪分子砍傷的案件,事后該犯罪分子交代其計劃行兇的原本是另一所小學,但因為看到該校門衛管理嚴密,無從下手,才選擇了這所幼兒園。
農村學校安全管理人員和普通教師的安全素質也要引起重視。因為種種原因,農村中小學的教職工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機會明顯少于城市中小學。這就使得農村地區中小學的學校安全管理水平、教職工安全素質同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痛定思痛,唯有下大力氣解決目前農村學校安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地區學校安全風險較大的問題。為此,筆者建議應當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首先是專職保安的配置。專職保安的配置絕對不只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為學校師生安全設置一道安全防護網,震懾涉及學校的違法犯罪行為。專職保安不僅能預防外來人員的侵入,也可以防止校內未成年學生在非正常情況下脫離學校監管。最近,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全國學校安全專家撰寫的《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標準建議稿》已經完稿,其中對學校各項安全工作作了詳細的規定。稿中提出,學校必須設置專職保安,而且還要根據學生人數的增加,按比例增加保安數量。
第二是學校安全設施的標準化建設。筆者曾將中小學校比喻為“危險的象牙塔”,充滿著知識和歡笑的學校背后也蘊藏著種種危機,因此絕對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對于物防、技防手段較為薄弱的農村學校安全建設,應當給予專項的資金支持,消除學校硬件建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今后應在加高學校圍墻、加固校門、設置現代化的視頻監控等技防手段上多下功夫。從更高的目標來講,將來的學校應當建成當地社區和村莊中最安全的地方。
第三是加強農村學校的安全管理。對于農村學校安全工作,應當進一步提升其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學校校長和安全管理人員應當明確自己的安全職責和管理要點,嚴格落實校外來訪人員登記審核等安全制度。同時,農村地區中小學也應當開展教職工的安全培訓,使教職工掌握常見學校事故的預防與應對。一旦發生外來人員侵入事件,每一名教職工都應當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采取何種應急反應來救護學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損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