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委員會
我校作為一所民辦本科高校,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領學生,注重培育學生先進典型,形成了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良好格局。主要做法是:
一、營造典型成長環境
1.制度環境。校黨委制定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全體青年教師、管理干部都應擔任班主任,并將其作為晉職、晉級、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和必備條件。
2.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立健全服務育人臺賬,開展“兩訪兩創”、“師生結對、攜手同行”及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知行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
3.文化環境。建設錢學森紀念館等60多處人文景觀,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深入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晨光讀書工程、晨光講壇、文化藝術節等品牌文化活動。
二、構建典型培育機制
1.全面發掘典型。通過新生入校摸底、師生訪談、社團活動、學科競賽、“尋訪大學生之星”以及關注貼吧論壇、微博信息等途徑,發現一批優秀學生,有計劃地進行針對培養。
2.精心選樹典型。每年通過“時代新青年、身邊好榜樣”、“身邊的感動”、晨光學子、創業之星等榮譽評選展示平臺,推出典型,樹立典型,彰顯典型的閃光點。
3.跟蹤培養典型。建立學生典型導師負責制,關注其思想動態,提供學業就業指導和生活幫扶,支持參與志愿服務、赴中學巡回勵志宣講等活動,實行一對一地長期跟蹤培養。
三、弘揚典型精神品質
1.創設平臺。堅持以點帶線、以線促面,創設典型輻射平臺,發揮典型示范效應。在校內建立了為抗洪搶險、勇救落水同伴而犧牲的呂波紀念碑,弘揚英雄精神;成立了“楊子威獻血捐髓志愿者服務隊”,無償獻血超過20萬毫升,為白血病患者募捐20多萬元。
2.強化宣傳。通過表彰會、座談會、事跡宣講會、拍攝微電影等方式,宣傳典型事跡,擴大典型影響。楊子威事跡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作頭版頭條報道,教育部創先爭優活動簡報專文刊發;許大卉事跡被央視《新聞20分》、人民網等百余家媒體報道。
3.打造文化。利用典型事跡,著力打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校園文化。讓典型的精神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