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10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國辦發〔2012〕53號),轉發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四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全面加強學校體育,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建立起學校體育的績效評價機制、合力推進機制和條件保障機制。
文件共五部分17條,明確了加強學校體育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要求建立學校體育的監測評價、績效公示和獎懲問責等制度,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
全國推進學校體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12月24日,教育部在京召開全國推進學校體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十二五”期間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出席會議并講話,上海市教委、江蘇省教育廳等7個單位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會議對今后一個時期的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
教育部設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抽查公示機制
10月30日,教育部向各地發出《關于做好2012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報送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限期完成本地大、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審核和上報工作。同時,加強數據上報審查、抽測工作。
12月24日起,教育部組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專家分赴浙、閩、云、甘等省份,現場進行測試數據的抽查復核,之后將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學校自測自報數據”與“專家現場抽查數據”的比對情況。此舉,標志著體質健康監測制度誠信體系構建的開端。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津成功舉行
9月8日~18日,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主辦,天津市政府承辦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在津舉辦。本屆大運會上,全國共有34個代表團、6196名運動員和教練員來津參賽,共決出265塊金牌,打破4項全國紀錄和81項全國大運會紀錄。本屆大運會進行了“校長杯”評選機制改革,將學校日常體育工作、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體育辦學條件等內容作為重要評選指標。
教育部表彰100家“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
3月27日,教育部印發《關于舉辦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的通知》,向全國各地征集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經組織專家對所報案例進行初選和綜合評選,共評選出全國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優秀案例100個。教育部將其中30個優秀案例制作成光盤,發放到每所中小學校。
少年強則國強——加強中小學體育工作座談會召開
12月18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與中國青年報社共同主辦“少年強則國強——加強中小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與會代表認為,學校體育對于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多元價值,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滑的趨勢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扭轉,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遠大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是政府、學校、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建立健全促進政府、學校、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履行各自責任的有效評價機制,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合力推進學校體育科學發展。
全國高等學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成功舉行
9月6日,全國高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在天津體育學院舉行??茖W論文報告會以“健康第一,創新發展”為主題,是一次全國性最高水平的學術盛會,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400多名專家學者匯集天津,探討我國高校體育發展情況,共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大計。
2012年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展示活動成功舉辦
12月7日,為紀念中央7號文件頒布實施和“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5周年,由教育部主辦的“2012年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展示活動”在北京市地壇體育館舉行。北京市百余所學校和幼兒園的學生代表3000余人參加了展示活動,分別表演了廣播操、武術、跳繩、擊劍、竹竿舞等校園體育活動項目。
教育部舉行第六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啟動儀式
12月7日,第六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冬季長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實際,因地、因校制宜,把冬季長跑活動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制訂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科學合理安排學生長跑時間。要求學校領導要身體力行,帶動全校師生積極參加。
復旦、上海交大等高校舉行“巔峰對決——大學生文體活動”
為紀念中央7號文件頒布實施5周年,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決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分別舉行名?!皫p峰對決”學生文體對抗賽。5月19日,名?!皫p峰對決”文體競賽首先在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之間舉行。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等高校也舉行了類似的大學生文體競賽活動。這一系列活動以“揚理想風帆,展青春風采”為主題,舉辦校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強調參與機會平等?;顒拥呐e辦是弘揚大學精神的嶄新起點,是推動高校體藝改革的有效載體,是協同作戰團隊精神的集中展示,是當前高等學校體藝成果和校園文化的傳承接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