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宇與學生在一起聯歡。(資料圖片)
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記者來到吉林省孤兒學校。一進大門,眼前是一個廣場,兩側是巨大的白色廊柱,周圍依次是不同造型的文體樓、圖書館、辦公樓等,整齊的綠化帶、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多美的一所學校啊!
在辦公樓二樓,記者見到校長萬宇。此刻,記者腦海里閃現著幾年前與萬宇匆匆一見的印象,那時的萬宇剛剛上任吉林省孤兒學校校長,40歲的她,英姿颯爽,一身干練。那時的孤兒學校還在長春市西南城郊處,校園面積很小,條件也不太好。眼前的萬宇,似乎與幾年前大不一樣,臉上透著滄桑。為這所特殊學校,她付出了全部的智慧和心血。
2006年初,吉林省民政廳將時任江源縣副縣長的萬宇調到吉林省孤兒學校任校長。這一年,這所孤兒學校建校已整整50年,但在辦學上卻面臨重重困難和問題。萬宇接過重擔,以超乎常人的努力讓這所特殊學校脫胎換骨。
讓孤兒像普通孩子一樣快樂
上任第一天,萬宇就趕上長春市七十二中學師生來學校聯誼。萬宇本以為孩子們會非常高興。但是,聯歡開始后,孩子們的表現卻讓萬宇大感意外。
“七十二中的孩子陽光、自信,再看我們的孩子,表情怯怯的,局促地坐著。本該屬于孩子的快樂,他們沒有。我在臺下看著,心里一酸,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比f宇說。
這次經歷給萬宇的震撼就像一場大地震,她下定決心要辦好這所孤兒學校,使這些孤兒像普通孩子一樣快樂生活。
如今,經過幾年的努力,萬宇讓孤兒快樂生活的設想,正在變成現實。初三年級的王佳慧是學生干部,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宿舍協助生活輔導老師工作。她說:“這里就像自己的家,我每天都很開心,過節的時候更開心,學校還給我們發零花錢?!?/P>
萬宇說,孤兒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有一段不幸的經歷,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遺棄,他們沒有“家”的概念,沒叫過爸媽。這種不幸帶給他們的是無法走出的心靈陰影?!盀榱俗尮聝汉推渌g人一樣健康快樂成長,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孤兒一個溫暖的家?!比f宇說。
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孩子愛吃什么,吃的是不是營養?孩子愛穿什么,是不是喜歡個性化的衣裳?這些只有在家庭里才能做到的,萬宇在學校里都為孩子們想到、做到了。但是,要做到這些,卻不那么容易,比如說定做衣服,全校八九百名孤兒,高矮胖瘦各不同。為了讓每個孩子穿得合身,萬宇領著老師們跑遍長春、沈陽等地的大型批發市場,很多商家都不愿意與他們合作,每次采購的服裝總有一部分孩子穿著不合身,老師們就一針一線地親手給孩子們改制。
萬宇剛到任時,每個孩子每年吃、穿、住、醫療、教育等各項費用加起來只有3060元。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條件,她跑遍了政府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她還不斷向自己的親戚朋友、老同事、老同學求助“化緣”。
“學校遷址到這個校區后,學生每年的生活費調整到了1萬元?,F在,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搞自助式營養配餐了?!比f宇說。
讓孤兒的生活有“幸福感”
在長春市,長影世紀城是聞名的娛樂游覽景點,孤兒學校與它隔道相望。孤兒學校的學生都去長影城玩過,有時學校還為學生包專場。
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學校開設了社會實踐課。
說到這里,萬宇興奮地說:“暑假,我們把全校學生組織起來登泰山,那個壯觀,背著吃的,帶著藥箱,學生那個高興啊。省內的長白山、鄰近的哈爾濱,天津、山東、北京、上海,我們的學生都去過。這就是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周?!?/P>
走出去的同時,萬宇更注重通過開展多彩的校內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以春蕾孤兒藝術團為龍頭,開設了鋼琴、音樂表演、手工、國學、足球等第二課堂,成立了跆拳道、播音主持、小記者等學生社團。
“我們的藝術團在全國很有名氣。我們學生有980人,藝術團就有200多人,這里可以讓每個孩子釋放心靈的情緒和情感?!比f宇說。
如今的孤兒學校,環境好、條件好,學生的精神氣質發生很大變化。按理說,現在的萬宇應該很欣慰了,但是,萬宇的一句話,卻讓記者感到錯愕:“我看他們的眼睛里還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在臺上顯得越開心,我心里越難受?!?/P>
萬宇對記者說,孤兒教育是個大課題,心靈的改造是很難的,一定要有一個堅定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論。什么是好的教育理念呢?“適合孩子的就是好的教育理念。我們不放棄每一個細節,一點一點積累經驗,一步一步探索?!?/P>
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心理研究室,心理學本??飘厴I的就有12人,200名教職工取得心理咨詢師證書的有30多人,學校還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手段,并承擔了省里的研究課題。
為每個孤兒的一生負責
萬宇接任校長后提出,孤兒學校要“養教并重”,并將招生范圍由全省城鎮孤兒擴大到城鄉孤兒,實現孤兒教育由“救濟型”向“普惠型”發展。
就在遷到新校區那一年,萬宇又將學校發展推進到一個新領域,成功取得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資格,實現了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步發展。這在我國孤兒教育中也是首開先河。
此舉源于當年孤兒學生對她的觸動。那是2006年7月的一天下午,萬宇走進女生宿舍,幾個初中畢業的孩子興高采烈地憧憬著未來的高中生活,一個叫佘平平的女孩卻在一旁掉眼淚。萬宇走過去問她為什么?女孩無助地看著萬宇說:“校長,我沒考上高中,就要離校了,可我上哪兒去呀?”說完孩子抱著她放聲大哭。
“你不知道作為校長聽到這種迷茫的話心里那種滋味,那種酸楚,你說你平時多么辛苦、盡到責任,最后孩子還如此的迷茫?!比f宇說。
她意識到,要讓孤兒的眼神亮起來,就要讓他們的生活同樣充滿陽光,不能只停留在吃飽穿暖上,而是要為每個孩子的未來著想,給孤兒打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原來孤兒學校是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算完成任務,但萬宇提出,要打造人文職教型學校,培養孩子成人、成才、成事。經過努力爭取,學校學制拓展到十二年義務教育,既有普高,也有職教?!八麄儾灰欢艹蔀楦呔馊瞬?,但是要能自食其力,走出校門不再成為社會救助的對象?!?/P>
為此,萬宇帶領她的團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手段,創新教育方法,一邊抓基礎教育、發展職業教育,一邊又開辟了考大學、學技能、參軍入伍等多種成才渠道。
當年那個女孩佘平平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糕點制作技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并且成了家,前幾天還特意抱著孩子來學??赐蠋焸?。
“這幾年,我們的孤兒孩子考上大學,在社會上有作為的也越來越多,當這些好消息頻頻傳來的時候,當教師的幸福感,沒人能跟我們比?!比f宇無比幸福地說。
本報記者 陳帆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