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
作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集中承載地,海淀區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科學教育先行先試改革,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形成了全區中小學科學教育全覆蓋的良好教育生態。
一是積極打造大科學教育工作格局。按照“政府主導、部門牽頭、學校主體、社會參與”原則,統籌高校、科研院所、眾創空間、高科技企業等資源,加強科學教育基地建設,形成科學教育資源庫,創設院士進校園等“第二課堂”,成立24個中小學學??茀f,豐富了各類科創活動的實踐應用,實現了科學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打造了校內外相結合、硬軟件相融合的科學教育新格局。
二是優化科學教育實施新路徑。完善課程體系,注重科學教育基礎課程、特色課程、跨學科融合課程設置,建設科技類社團741個,率先推出STEM教育和項目化學習方式,設立一零一中學英才學院、理工大學附中理工實驗班、國科實驗班、多語科創班等項目實驗班,形成了跨學科學習實踐的科學教育新途徑。與清華大學合辦人工智能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和示范基地創建項目,打通了大中小學科學教育一體化貫通培養路徑。
三是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行集團化辦學,成立43個教育集團,創立海淀區青少年創新研究院,與中科院大學合作建立首批8所科技高中,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整體推進以科學教育為牽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為有潛質學生搭建成長通道。今年第十六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海淀區有9項獲獎,占全市的45%。
四是加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建強專兼職干部教師隊伍,配備181名科學副校長,專任科學教師4352人。建立校本、連片、區域科學教育“三級聯動”教研機制,與北師大、中科院等聯合設計培訓課程,確??茖W教師及時掌握最新的課程標準和最前沿的科技知識,提升科學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開展“智能云”個性化培訓,形成不同專業發展階段教師能力評價維度,讓科學教師成為引導學生熱愛科學的引路人。
五是全面推動AI賦能科學教育。抓住人工智能推動教育創新和教學改革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海淀區人工智能產業高地資源集聚優勢,積極探索未來教育形態。實施“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現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教育評測等應用場景落地。推廣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打造“教育專網”和“智慧教室”,實現跨班級、跨校區、跨區域共享科學教師、共修科學課程、共研科學教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