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是全國超大型城市,人口密度全國最高。義務教育在校生167.3萬人,規模居全國城市第二,生師比在一線城市中最高,校園生均占地全省最低。深圳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部署要求,從2024年春季學期開始,在全市779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落實每天一節體育課。
一是加強學校體育統籌部署。出臺《深圳市關于加強與改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協同、面向人人的學校體育工作新機制,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每天一節體育課進行專題部署、系統安排。每天一節體育課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市政府重點工作,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實行課表逐級備案和網上公示制度,學校開設體育課情況納入質量監測評價體系和教育督導評估范圍。
二是剛性保障體育課時。嚴格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關于體育課時的要求,在不增加總課時量的前提下,優化課時統籌,把每天一節體育課編入學校課表剛性落實。重新編排全面育人導向更加鮮明的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探索建立地方特色、校本特色體育課程體系。全面壓減超標超量文化學科課時,嚴禁其他學科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要求學校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少于30分鐘,保障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1小時。
三是多途徑保障體育師資。推動各區加強教師編制統籌,優化教師結構和崗位數量,編制使用優先保障體育教學,空余編制優先招聘體育教師,如羅湖區去年年底開展體育專場教師招聘,龍崗區春季學期一次性新增115名體育教師;積極盤活現有教師資源,合理調配體育教師課時量,鼓勵區、校統籌教師“走教”“輪崗”“轉崗”,參與體育課教學;增設體育教練員崗位,近兩年全市引進奧運會、世錦賽、全運會冠軍等58名高水平運動員和一批優秀退役運動員到中小學校任教;推動多所高校與中小學簽訂協議,安排體育學科畢業生到校實習。鼓勵退休體育教師返聘,支持學校購買體育特色課程。大力開展體育教師專業培訓,加強市、區、校教研協同,提升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是多形式保障運動空間。堅持“一區一策、一校一策”,創新思路增加學校運動空間。大力推動學校體育場館改擴建,3年間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體育場館總面積增加到1600萬平方米,增長近一倍。鼓勵各學校挖潛擴容,充分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創新課堂形式,學校全天全時段開設體育課,并通過走班選課、優化體育課編排等方式,提高場地利用率。用好校外資源,建立學校和社會體育場館雙向開放互惠共享機制,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館、校園周邊社區的場地設施開展體育項目教學,更好滿足學校體育教學需求。
五是多渠道加強經費保障。市、區兩級財政將學校體育經費納入部門預算足額保障,重點保障學校體育設施設備和體育課教學、比賽等經費。發改部門對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優先立項。健全涵蓋體育活動意外傷害的學生綜合保險機制,全面加強學校體育課安全保障。鼓勵社會公益資金捐資助學,支持學校體育發展。
六是多維度提升教學質量。用好課堂主陣地,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提高體育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培養愛好項目,養成鍛煉習慣。2023年國家體測優良率(普測)已達60.25%,爭取2025年超過70%。廣泛開展學校優勢體育項目、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全市打造體育各類特色學校832所,實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探索運用智慧體育手段支持體育課程教學變革,探索體育和其他學科跨學科融合教學,推動體育學習方式變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