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材工作的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2024年1月,國家教材委員會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就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開展系列行動。狠抓教材質量,多出精品教材,編好用好精品教材,充分發揮精品教材思想引領、理論引領、人才引領、風格引領的示范帶動作用,是新時代新征程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使命擔當,更是建設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的應有之義。
一是思想引領。思想引領的根本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來凝聚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形成最堅固的思想政治基礎。當前,我國已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歷史新階段。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復雜激烈。精品教材要主動發揮好示范性導引性作用,引領帶動整個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建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使命,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做好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筑牢億萬師生的思想之基。
二是理論引領。理論既是社會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歷史積淀,又是指導社會實踐的科學指南。精品教材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的積淀,更是各學科最大理論共識、最新理論成果、最高理論水平的反映,引領著學科理論的發展方向。精品教材建設要立足時代要求,緊跟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做好“兩個結合”,科學總結中國的實踐經驗,并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在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中,在破解“古今中西之爭”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教材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豐富中國理論,用中國話語闡釋中國理論,為加快建構原創學術體系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理論支撐。
三是人才引領。教材工作歸根結底是人的工作。要始終堅持人才第一,用一流專家來編寫一流教材,用一流教材來培養一流人才。長期以來,精品教材建設團結和凝聚了廣大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一大批領軍人物和知名專家學者,涌現出一批具有扎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熟悉中國實際情況、思想好作風正的優秀中青年人才,為廣大青年學者的成長成才指引了方向,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供了保障,為抓好教材建設提供了重要示范。精品教材建設要繼續堅持出教材與出人才相結合,引領帶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材事業。
四是風格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币粋€國家的精品教材,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往往是這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是這個國家的價值體系和審美理念的重要反映。要堅持從文化傳承的高度推進教材工作,將文化自信全面融入教材建設中。有了文化自信,教材就有了“魂”。精品教材要始終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彰顯教材的中國風格,引領時代潮流,讓中國風格教材蔚然成風、大行其道,為世界教材之林貢獻中國教材之美,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中,與世界各國美美與共。(課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潘信林)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