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教材委員會就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作出重要工作部署,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教材數字化轉型,促進教材建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人才培養需求。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與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深入開展,教材數字化轉型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教材建設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關鍵問題,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鑒于此,教材數字化轉型的邏輯進路表現為育人邏輯、知識邏輯與技術邏輯三者的統一。
教材數字化轉型的育人邏輯指向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一是人的發展是教育的本質要求與價值旨歸。教材數字化轉型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教材數字化轉型的根本目標。二是教材數字化轉型的價值、社會功能與人類自我實現的價值訴求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教材數字化轉型可以彌合師資差距,跨越數據鴻溝,推動教育公平,其價值意義與人類追求個體發展的價值目標相契合。三是教材數字化轉型是解蔽人類有限感官對其發展限制的重要方式。教材數字化轉型可以延伸人體感知世界與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促使人從整體上系統認識與把握世界,更好地促進人的發展。
教材數字化轉型的知識邏輯聚焦核心素養的培育。一是教材數字化轉型是對知識可視化的進一步呈現。教材的數字化、平臺化可以將無法直觀感知體認的知識可視化,更好地構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知識圖式。二是教材數字化轉型是對知識之間關聯性的進一步挖掘與組織。與傳統紙質教材相比,教材數字化轉型可以更快捷地實現顯性與隱性知識因子關聯的網絡化,將其組織成為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更加有效的知識形式。三是教材數字化轉型是對人與知識交互機制的進一步優化。人在與數字化教科書的交互中實現個性化的知識學習,并共同創生新的知識,將知識與人的靜態二維交互轉變為人—知識—機器的動態三維交互,更好地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教材數字化轉型的技術邏輯賦能高質量教材體系的價值實現。一是教材數字化轉型以技術革新完善教材體系的建設與運作。教材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形態是不斷演進與轉變的,其變遷轉化為新的文明形態,使教材體系的建設與運作更加成熟與智能化。二是教材數字化轉型以技術嵌入深化教與學的融合。這種嵌入變革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以技術支撐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發展,促使教師從講授者向引導者與合作者轉變,強化教師的數字素養,提升育人實效。三是教材數字化轉型以技術賦能個性化學習,為終身學習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撐。教材數字化轉型可以關注每一個個體的潛能與差異,真正做到人人時時處處可學,充分發揮高質量教材體系的價值功能。
教材數字化轉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趨勢。在推進過程中應以指向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育人邏輯為目標引領,以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知識邏輯為奠基之石,以發揮高質量教材體系價值的技術邏輯為實踐要義,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 羅生全)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