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是一個由共青團主辦、面向青少年及家長提供心理咨詢和權益維護的熱線平臺。2011年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后,我一直在平臺從事心理服務工作。結合工作經驗及平臺數據情況,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呈現三大特點。
第一,青少年及家長對心理服務的需求和接納程度在不斷增加。近三年來,不論是線上的話務量,還是線下的面詢量都在急劇增加,青少年和家長主動求助的比例也在增多,服務形式從最初傳統的面詢、講座到視頻咨詢、讀書會、成長團體等,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在逐漸被接受。
第二,嚴重心理問題突出,中長程咨詢比例增多。青少年兒童多因學業問題求助,在接受線下咨詢的群體中,有醫院心理科或精神科明確診斷,或尚未求助醫院,但已經出現了自殺、自殘行為的案例比例增多,因此,咨詢、治療的難度,所耗費的時間周期都在增加,這對我們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挑戰。
第三,心理問題涉個人特殊階段、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等多系統性交互影響。咨詢中發現,占比最大的拒學群體中,往往以學業、社交為直接原因,在生理上,他們進入青春發育期,個性上敏感、回避,深入咨詢還會發現,他們所在家庭的教養方式中控制、忽視的因素較多,甚至其父母長期就處于焦慮或抑郁情緒狀態。青少年是家庭、學校系統中弱勢的部分,一旦系統出現問題,他們會最先呈現狀況。
綜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干預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改善家庭環境系統,從根源上杜絕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其所在的家庭環境系統,通過改善家庭環境、促進家庭成員相互溝通交流及完善家庭支持系統等,對改善青少年心理狀態具有重要意義。例如,開展以提升家長教育觀念、增進親子關系、提升互動交流能力的家長學堂、親職教育等,從知識技能上幫助家庭提升養育能力。同時,在社會制度上為兒童的家長爭取足夠的家庭生活時間,讓家長有時間回歸家庭,陪伴孩子成長。
二、豐富校園生活內容,從環境上預防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展。學校是青少年兒童活動的主要場所,校園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響。豐富的內容可以發掘青少年的獨特性,自由開放的形式可以調動他們的自主性,多元的評價體系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教師是校園里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最親密的群體,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狀態,為教師群體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學知識,將有利于良性的師生互動和家校溝通,有利于緩解校園環境可能帶來的心理沖突。另外,學??衫眯睦砥諟y做好心理健康篩查,及時發現,及時干預。
三、加強專業人員儲備,多層次滿足青少年的心理服務需求。心理服務是多層次的,從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嚴重心理問題的治療,所需的專業深度不同,培養方式和渠道也可以不一樣,根據不同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制定規范的行業標準,有利于緩解市場對心理健康服務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例如,通過周期短的培訓培養心理健康教育講師,滿足心理科普的需求。通過深入專業的培訓督導培養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專業人才,滿足心理問題解決的需求。
四、普及睡夠、動夠、有社交的大眾認知。在大眾的認知中,吃好、穿好是很多家長認知中把孩子帶好的標準。在咨詢中我發現,那些有充足睡眠、一定強度的體育運動和社交活動的青少年,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和適應性更強,更不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因此,如果大眾能像保證孩子吃飽穿暖那樣從小保證孩子睡夠、動夠、有社交,那將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有力的防護網。(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心理咨詢師 上官金雪)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