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隨著美育進入跨越式發展新階段,需要不斷完善美育工作的模式與方法,持續推進美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以美育人,浸潤融合,全方位理解“浸潤式美育”的學理內涵與實踐特征
此次下發文件中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浸潤”。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它能夠提升人的道德情懷和思維想象力,對于立德樹人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強調美育的浸潤性則是強調無論是作為教育主體還是教育對象的人,都要在滋潤浸染的過程中獲得切身的審美體驗與審美感知。這其中便蘊含著美育“潤物無聲”的學科特性,以美育浸潤學生,以美育浸潤教師,以美育浸潤學校。唯有深刻理解“浸潤式美育”的理念,深入貫徹“浸潤式教學”的途徑,才能真正摒棄急功近利的不良傾向,回歸美的真諦,回歸育人的真義。因此完善美育工作體系,重視美育教學價值,需要很多細微而生動的工作,開設美育課程、豐富美育活動、結合其他學科美育功能、提升教師審美素養、美化校園環境等等,于“潛移默化”中實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標。
二、以藝載道,立德樹人,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美育浸潤工作中的價值與作用
藝術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無疑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與支撐,必須成為學校美育實施的主陣地與主渠道?!锻ㄖ分袕娬{要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不僅要“開齊開足”,還要“上好”藝術相關課程。這就對藝術課程和藝術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在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規律的基礎上深化改革,探索創新。2022年4月,隨著新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的頒布,明確在音樂和美術學科主線背景下,增設舞蹈、戲?。ê瑧蚯┖陀耙暎ê瑪底置襟w藝術),打破了以往學校中藝術課程單一的局面,極大豐富、完善了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為美育浸潤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學校藝術課程的開設應遵循浸潤式原則,絕非是將專業藝術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簡單遷移和應用。例如舞蹈課程的文化性與實踐性的融合,必須凸顯而不是模糊舞蹈藝術中所蘊含的文化屬性,尤其要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這種文化的浸潤必須通過身體的實踐來進行,引導學生認知、運用自己的肢體去探索,實現與自我、與自然、與社會的對話。
三、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在實踐中探索完善藝術人才分類分層的成長通道
《通知》中對于藝術教育“多樣化”與“個性化”的突出特性非常強調,這對學校開設藝術課程和開展藝術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指引。藝術教育確實不是標準化的教育,其多樣與個性的特點恰恰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造活力的有效途徑。學校作為美育浸潤的主陣地,在開展藝術教育方面也應該有創新思維,應加強頂層設計,從課程、教材、師資及教學等全要素、多維度探索藝術教育的分類分層實施。尤其應當通過課程與常態化藝術展演機制的結合,確保人人享有、人人參與,并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引領與指導?!锻ㄖ分型瑫r提出要“完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藝術特長學生一體化選拔和培養,拓寬藝術人才成長通道”,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在美育的領域,雖然面對的是最廣大的學生,但是藝術人才的成長依然具有差異性。因為藝術教育是一個有夢想色彩的教育,總是伴隨著熱愛與追求,激情與向往。我們應該為那些不懈追求,具有高水平藝術特長的學生提供展現的舞臺與成長的通道。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教育部門科學組織、統籌推進的基礎上,學校美育工作體制機制將更加健全,美育浸潤行動一定能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合力,開創美育工作的新局面。(北京舞蹈學院 許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