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美育工作。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指出:“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蓖暾匍_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兩辦文件》),對學校美育的性質、功能、目標作了系統闡述,并對學校美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近期,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美育的重要論述和《兩辦文件》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一次全面具體部署。
一、以八項行動建構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學校美育工作體系
《通知》要求“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對于我們理解和把握學校美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提高美育的育人成效具有引領作用。美育是基于審美經驗的一種教育,以美育人的作用點首先在學生的感知、想象和體驗,其教育的特點就是熏陶、潛移默化,靠的是日積月累的浸潤,以引導、激勵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美育目標的達成需要長時間、多方面的養育過程。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就是要建構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美育工作機制。為此,《通知》作了全面部署,要求以美育浸潤學生、教師和校園,并且明確了這 “三個浸潤”的具體目標:“以美育浸潤學生,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身心更加愉悅,活力更加彰顯,人格更加健全。以美育浸潤教師,發揮教師職業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員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塑造人格魅力,涵養美育情懷。以美育浸潤學校,打造昂揚向上、文明高雅、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建設時時、處處、人人的美育育人環境?!蓖瑫r,《通知》還對與上述“三個浸潤”相關的方方面面的美育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作了具體部署,那就是八項美育浸潤行動。我們可以看到,《通知》描繪一個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美育工作藍圖,這幅藍圖實施成功之日,就是新時代學校美育新局面形成之時!
二、美育教師是落實美育浸潤行動的關鍵
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他們工作在落實美育目標的 “最后一公里”,是決定美育工作成效的關鍵角色。因此“抓好教師源頭培養”十分必要。盡管美育實施的主渠道是藝術課程,但是,美育不同于一般的藝術知識或技能教學,而是重在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教育。因此,美育教師本身就應該具有正確的美育觀念和美育意識,具備較高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锻ㄖ诽岢隽艘粋€十分重要的概念“美育意識”。美育意識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自覺意識,是建構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美育工作體系的自覺意識,是對美育獨特而深刻的育人價值的自覺意識?!锻ㄖ芬蟆皬娀鲗W科教師的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將美育納入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和教師培訓計劃,廣泛開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的專題培訓和面向藝術骨干教師的專業培訓?!?要做好美育工作,不僅教師要增強美育意識,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干部和學校領導的美育意識也很需要增強,面向教育行政干部和學校領導的美育專題培訓,就是要增強他們的美育意識,提高他們重視美育、推動美育的自覺性。在藝術師范生培養體系中,加強審美和人文素養課程是落實美育目標的邏輯必然?!锻ㄖ访鞔_要求:“將美育課程納入師范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課程,將美育素養有關內容納入教師資格考試,辦好全國藝術教育類專業學生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边@里講的“美育素養”主要是指美育教師必備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這里講的“美育課程”不僅包含藝術鑒賞、藝術批評和藝術實踐等課程,還應該包含美育學理論課程。藝術師范專業的學生是未來的美育教師,他們不僅要學習藝術,更應該掌握基本的美育學理論,有正確的美育觀念和自覺的美育意識,掌握美育的特點、規律和方法,這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把藝術課程以及學校藝術活動按照美育的目標和任務來實施,提高藝術課程的美育成效。
三、遵循美育特點,提高美育成效
美育作為“五育”中的一個教育形態,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教學過程的多樣化、個性化,以及發展創造力的功能?!锻ㄖ芬蟆傲x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藝術選修課程和課后服務,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1—2項藝術專項特長,滿足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在美育評價環節,要求“重在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這充分體現了對美育多樣化和個性化重視。審美和藝術活動往往是生機盎然的,因此,美育教學過程應該充滿情趣和活力、學生沉浸于健康向上的情景之中,從而受到優秀藝術品的熏染?!锻ㄖ芬蟆白裱烙攸c,突出價值塑造”,“打造藝術課程活力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參與度,展現學生自信和風采”。只有在充滿活力的美育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想象力才會得到激發,使美育成為發展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我國正處于創新引領發展的時期,而美育具有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獨特作用,但對于美育“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認知和實踐還是短板,這是今后需要加強的。應該在藝術課程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審美知覺、情感體驗和想象,并有意識地將藝術與科技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創意實踐,使美育發展學生創造力的獨特作用充分得到發揮,助力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杭州師范大學 杜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