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委員會
天津市委主要領導2023年以來3次深入高校調研座談,以上率下推動天津教育系統積極構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態,“時代新人鑄魂工程”育人成效日益顯現。
一、統籌課內課外,提升育人效力。課內抓課程育人。一是講好“關鍵首課”。集中優勢師資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年度集體備課過百場。會同市委宣傳部單設100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社科教學專項,以精品講義為驗收成果,實現“有組織教研”。二是講活“拿手金課”。成立市級磨課中心和語言訓練中心,舉辦教學法特訓營。
課外抓服務育人。一是堅持學生中心。面向學生公布校領導聯系方式,推進輔導員進宿舍辦公,4.8萬名干部教師每人與10—20名學生“結對子”。二是堅持接訴即辦。全市高校100%落實“一站式”要求、建成“一站式”中心、設置“一站式”熱線,網格化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二、統籌校內校外,激發育人活力。校內抓文化育人。一是豐富資源供給。匯集100篇紅色場館講解詞、700個學生關注的疑難解答、1000個思政案例全市共享,建成5萬平方米虛擬仿真中心、紅色資源中心和12個思政重點實驗室,免費向大中小學開放。二是促進師生互融。辯論賽師生同臺“硬杠”,演講賽請學生做評委。
校外抓實踐育人。一是打造實踐品牌。探索實踐育人新范式,將社會實踐納入學分體系,掛牌100個實踐基地和87個大中小學手拉手基地。二是改革實踐教學。每年從機關街鎮遴選1000個崗位用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實崗掛職,組織64名委辦局領導和30名博物館金牌講解員到學校兼職任教。
三、統籌線上線下,提高育人能力。線上抓網絡育人。一是打造網絡名師。創建40個網絡思政名師工作室,發布短視頻2000個,累計傳播過千萬。二是構建聯動矩陣。打造大中小學一體化“易彩津生”融媒體矩陣,平均日活突破10萬。
線下抓管理育人。一是強化隊伍培養。構建輔導員崗前培訓、骨干培訓、高級研修、社會考察全鏈條培養體系,每人每年培訓全覆蓋。實施馬克思主義政治人才培養工程,建立思政課教師退出轉崗機制。二是完善激勵機制。思政課教師、輔導員職稱全部單列指標、單設標準、單獨評審,輔導員高級職稱比例按照不低于專業教師平均數單獨設置。
下一步,天津將聚焦教育強國建設,持續深化“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和“大思政課”改革,不斷增強思政工作的溫度、暖度和效度,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