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門頒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著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要加強中小學科學及相關學科(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課程標準及教材修訂完善工作,加強實驗室建設,強化實驗教學等要求。此次出臺的《中小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正是深入貫徹落實這一文件精神的具體措施。
信息科技是一門“科”與“技”并重的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性質,課程設計注重吸納國內外信息科技的前沿成果,從信息科技實踐應用出發,提升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技倫理,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技能等方面都有獨特的價值。因此,在信息科技課程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科實踐和實驗教學。
一、加強信息科技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實驗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明確提出要“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學習,加強知行合一、學思結合,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信息科技課標” 中更是提出了“要注重把握數字化學習的特點合理利用數字化平臺、工具和資源,運用線上實驗、模擬仿真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對于實驗教學給出具體而可行的指導。
?。ㄒ唬?加強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信息科技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學生只有親自動手去實踐、探索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才能學以致用。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在生活和學習中應用信息科技的技能。
?。ǘ?加強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信息科技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領域,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才能跟上科技的快速發展。實驗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思維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在協同、合作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
?。ㄈ?加強信息科技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信息科技領域存在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學生通過參與實驗教學活動,能夠培養他們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針對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經過收集數據、分析結果和提出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系統思考能力,更能提高他們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
?。ㄋ模?加強信息科技實驗教學能體現信息科技課程的育人價值
信息科技是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部分,通過學科實踐和實驗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遵守道德規范和科技倫理,培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重視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發揮信息科技在教育中的育人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二、深入理解信息科技實驗教學
信息科技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實踐活動。按照信息科技各模塊學習內容特點,義務教育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基本目錄在小學、初中分別提煉了60個和31個實驗活動,這些節點的設計,并不意味著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在小學就只有60個實驗、初中只有31個實驗,每個節點實際上是給出了相應課程內容的基礎實驗活動內容,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根據內容特點可再設計、拓展各類實驗活動,采用適宜的實驗形式開展。義務教育信息科技基本實驗目錄涵蓋了驗證性實驗、探究性實驗、創新應用性實驗和虛擬仿真實驗等實驗類型。每種實驗類型都有著不同的目的和特點,可以滿足學生在信息科技學科中的不同學習需求。
驗證性實驗是信息科技最常見的實驗教學類型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實踐驗證或證明特定的現象或理論,如學生可以通過編程實驗來驗證程序代碼的功能和正確性。這種實驗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探究性實驗強調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知識的過程。在信息科技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設計實驗和進行實踐操作,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并進行實驗驗證,以達到對問題的深入理解。例如,學生可以自主設計一個家庭網絡拓撲結構,通過實驗探究網絡性能的優化方法。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創新應用性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類實驗中,學生通過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場景,并嘗試著進行創新性的改進和應用。例如,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設計一個在線數字氣象站,以實現特定的功能。創新應用性實驗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應用能力。
虛擬仿真實驗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虛擬環境來模擬真實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驗操作和觀察,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情況下,深入理解實驗過程和結論。虛擬仿真實驗可以降低實驗成本和安全風險,提供反復練習和實驗條件的多樣性。例如,學生可以利用虛擬環境學習網絡協議、網絡安全等技術。
不同類型的實驗教學方法在信息科技教學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驗證性實驗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索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應用性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虛擬仿真實驗提供多樣性和安全性的實驗環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習目標,靈活選擇和整合這些實驗教學方法,提高信息科技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實施建議
如何在信息科技教學中將“科”與“技”并重的課程特點真正發揮出來,對全體信息科技教師都是全新的挑戰,對學校教學管理也提出了新課題。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基本目錄的頒布,不僅促進了信息科技課程體系的健全與完善,同時給廣大信息科技教師提供了集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于一體的有力支持。各地應結合學校條件和環境特點,因地制宜,積極創造條件,以確保信息科技實驗教學基本目錄中的實驗都能順利實施。
?。ㄒ唬?合理制定實驗教學計劃。教師應制定詳細的實驗教學計劃,包括實驗內容、實驗目標、實驗流程和所需資源等。計劃的制定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興趣,確保實驗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
?。ǘ?提供必要的實驗設備和資源。為了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提供必要的實驗設備和資源,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和開源軟件等資源,拓寬實驗教學的內容和形式。
?。ㄈ?強調實踐操作和動手能力培養。實驗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鼓勵他們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此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實驗,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ㄋ模?關注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信息科技實驗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實驗任務,鼓勵學生進行主題研究和創新性實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和項目實踐,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ㄎ澹?關注教師的專業素養與能力培養。教師是推動信息科技實驗教學的關鍵力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注重教師的專業培訓和能力提升,鼓勵教師參與信息科技教育研究和教學實踐,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實驗教學能力。
?。?建立有效的評價和反饋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和反饋機制,對學生的實驗成果和能力進行評估和反饋。通過評價和反饋,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動力。(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制組成員,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信息技術教研員 魏雄鷹)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