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昌圖縣教育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嚴格的制度措施、科學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習慣,運用多種方式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自主運動習慣和睡眠習慣進行全方位管理,倡導以“美好心靈、體智多元、科學評價、培根鑄魂”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評價機制,重視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全力抓好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構建了“家校社”自主健康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加強學生睡眠管理,做好學生睡眠管理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為確保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昌圖縣教育局把提高中小學生睡眠質量作為昌圖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兩年來,我縣深入抓好同睡眠管理相關聯的諸多工作,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形成“學生睡眠管理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工作思路,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ㄒ唬┳龊谩凹臃ā?,優化實施增上去
睡眠管理中的“加法”,實際上就是利用有效的時間,科學安排睡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并通過不斷地優化實施,讓學生的睡眠質量增上去。
一是增加睡眠時間。教育局對于學生作息時間作出明確的規定,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基礎上,不斷優化工作思路,各校均增加了午睡時間。學生通過午睡,下午的學習勁頭十足,精神倍增,從中體會到午睡帶來的諸多好處。
二是增加娛樂時間。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地休息,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中小學開展書法藝術節、科技節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達到了在活動中快樂學習,在學習中愉快生活,為學生放松身心、緩解壓力,促進睡眠。
三是增加鍛煉時間。在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大課間活動之外,增加體育運動會、小型體育比賽等活動。形成了一校一案、一校多案的藝體活動項目。實驗小學的太極扇將傳統武術引入校園;鐵北小學的花樣跳繩和校園足球成為昌圖體育運動的一張名片。這些鍛煉項目均是利用課后服務和托管時間開展的,增加學生鍛煉時間,在做好“加法”、實現“增上去”的同時,學生的睡眠質量有效提升。
四是增加勞動時間。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利用學校周邊的閑置土地,結合學校實際,打造勞動實踐基地??h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開發農耕園、實驗小學開設心智農園、遼北育才學校師生聯手打造勞動基地。多所學校在勞動基地開發了很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勞動實踐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內外學習內容。在打造市級勞動示范基地校的同時,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既收獲了快樂,又收獲了健康的體魄。白天勞動、晚上睡眠質量得到巨大的提升。
五是增加閱讀時間。各校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的讀書實施方案為指導,圍繞創建“書香校園”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閱讀。建議在學生中開展創建“書香家庭”活動,以親子閱讀等形式,增加閱讀時間,避免孩子上網、玩手機游戲等,將睡前的時間利用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ǘ┳龊谩皽p法”,課業負擔減下來
在睡眠管理中做的“減法”,主要是想通過各種有利于增加學生睡眠時間和質量實踐方案的制定實施、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教育三亂治理等一系列途徑和方法,將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在多個角度、多個領域去做“減法”,還孩子一片廣闊的天空,任其自由翱翔。
一是減輕課業負擔。出臺了《昌圖縣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昌圖縣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落實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的十項措施》等一系列方案和措施;通過與基層學校簽訂責任狀、下發家長承諾書、召開專題會議等多項舉措,實現學生課業負擔的“減法”徹底落地。
二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教育局重拳出擊,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成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領導小組、開展無證培訓機構摸排清理、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等,成效顯著,真正還學生一片藍天,讓孩子們身心得到滋養,睡眠充足,精神狀態顯著提升。
三是嚴抓師德師風。開展教育三亂專項治理、師德師風培訓、師德典型評選等工作。自2021年8月以來,我縣共查處違規案件14起、處理違規教師20名,教育生態回歸清正。教師愛崗敬業、認真鉆研業務、精備精講;學生壓力減輕,減去了休息日各處奔波補課所造成的身心疲憊,孩子們在雙休日可以睡到自然醒已經不是夢想。
四是抓好提質增效。隨著2023年春季開學前《昌圖縣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工作實施方案》的公布,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從領導到一線教師立足課堂、聚焦主業。隨著聽課評課、集體教研、作業分層布置、答疑輔導等工作實實在在開展,質量的提升、效率的增加,讓學生們當堂學會、學懂、學通,也為課業負擔減下來奠定了基礎。
五是嚴格手機管理。當前,手機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特別是睡眠的影響巨大。我縣持續強化手機管理;要求各校制定本校的手機管理制度;下發倡議書、告知書,學生簽訂承諾書;各校將手機管理納入常規管理之中,常抓不懈。學生和家長相互監督,小手拉大手,共同做好手機管理,為良好的睡眠打好基礎。
?。ㄈ┳龊谩俺朔ā?,多元立體成合力
在睡眠管理中做的“乘法”,主要是通過多角度、多維度、立體式,實踐探索如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睡眠時間和提高睡眠質量,多個單位參與其中,形成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和質量的教育合力,成倍提高學生睡眠的質量。
一是制度措施護航。依據國家、省、市文件制定了《昌圖縣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昌圖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等工作的通知》等多個文件,明確中小學生各學段的睡眠時間、到校時間、上課時間、就寢時間、校外培訓機構結束時間以及作業量。各校均制定嚴格的措施保證睡眠管理工作扎實推進。
二是家校社同發展。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校社共建講座、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齊抓共管?;鶎訉W校注重家庭教育工作,實驗小學成立家教美智學堂;多所學校開設家教大講堂;各校定期邀請知名家教專家授課輔導,提升家長們對“雙減”“五項管理”、心理健康、特長發展等方面的認知,引導家長利用休息日帶領孩子走出去,進行勞動體驗、體育鍛煉、課外閱讀等活動,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宣傳關注到位。通過課程講解、班團隊會、科普講座、家教講座、心理團訓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引發家長、社會對孩子們的睡眠等密切關注。向中小學生和家長普及科學睡眠的知識,教會中小學生科學睡眠的方法策略,使中小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睡眠對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價值。
四是課后服務和托管服務。我縣76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開展了“5+2”模式的課后服務工作,覆蓋率實現了100%,學生參與率達到了98%,社會滿意率達到了99.5%。各校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服務內容,開展的競技疊杯、聲勢律動、24算、神奇魔尺、美食制作等特色課或社團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54%的中小學本著自愿性和公益性的原則,在周六日以及寒暑假開展了以社團活動、體音美活動、學科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節假日托管服務。課后服務及托管服務,使學生課后作業在校內完成率達到了100%,開辟了無家庭紙質作業的新時代。
五是心理輔導調適。昌圖縣山里紅心理健康輔導團隊在“雙減”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支隊伍是由全縣中小學校的優秀教師自愿組成,他們用自身所學服務于昌圖所有學校,為學生健康成長貢獻力量。團隊多年來一直開展送教進校、進班級,所開展的心理團訓、心理劇、心理健康課、個案輔導等工作深受師生的喜歡。通過心理疏導、調適,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
?。ㄋ模┳龊谩俺ā?,落實“雙減”促發展
睡眠管理中的“除法”,就是讓睡眠管理、“雙減”政策任務明確、效果突出。我們在工作中要擁有化整為零、點線面結合分解傳導的思維方式,引導教師、學生、家長直奔主題,促進“雙減”落實落細。
一是化整為零,分解傳導。全縣集團化辦學成效顯著,十三個教育集團的形成,將各項工作化整為零,點線面結合,層層進行分解傳導。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由教育局負總責,任務分解到集團校,再由集團總校傳導給各個成員校,形成了由面到線再到點上的有效的管理網絡。
二是專家隊伍,雙輪驅動。2023年3月,教育局整合全縣中小學、高中教學領導和優秀教師成立教育教學專家組,深入到基層學校開展聽評課指導;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隊伍也按照十三個教育集團劃分責任區進駐學校開展教學指導;形成了我縣特有的“專家隊伍 雙輪驅動”的教育教學指導團隊,有效減輕了一線教師和全縣學生的工作學習壓力。
三是劃分區域,督導檢查??h督學室將所有督學按照十三個教育集團進行詳細的分工,定期開展教育教學、“雙減”工作、“五項管理”等工作的督導檢查,并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并在整改過程中及時開展回頭看,注重過程性的督導檢查,讓睡眠管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培養學生自主運動習慣,形成家校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我縣堅持把學生自主鍛煉習慣養成作為推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發展的重要舉措,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聚焦教育教學質量、遵循教育規律,以全面客觀的監測數據支撐教育決策、服務改進教育教學管理,推動了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明顯,學生的自主鍛煉習慣越來越被重視。
?。ㄒ唬╅_齊開足課程,在教學中培育學生鍛煉習慣
全面貫徹落實《遼寧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試行)》,開齊、開全、開足所有課程,堅持每天上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縣大課間活動時間統一,活動內容為律動熱身、國頒操、集體舞、戲曲操、自編操、隊列、自主活動,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體育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只有在體育課堂中實施自主學習,才能有效提升學生自主鍛煉意識。我們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課前要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課程標準和孩子們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教材內容,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學習理念,在教學環節中準備部分,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韻律操、小舞蹈,讓音樂、韻律走進體育課堂;基本部分做到層次清晰,層層遞進,并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達到運動負荷;結束部分,讓學生在優美音樂的陪伴中緩緩的放松,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習慣。
?。ǘ┴S富體育比賽活動,在娛樂中激發學生鍛煉興趣
我縣每年舉辦的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和“陽光體育”青少年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繩、踢毽子等比賽活動,學校春秋季學期中小學校園趣味性、綜合性運動會的開展趨于常態化,為學校學生搭建了交流和競技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舞臺。我縣目前有22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學校特色體育項目與學生社團的建設相互促進,蓬勃發展,每天一小時社團活動,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保證學生能夠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適宜、符合自身特長的社團課程,促進多元發展。校內教師達到人盡其才,校外廣納吸收有專長的體育人才到校任社團課教師,有效鞏固了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
?。ㄈ┌l揮家長帶動作用,在家庭中促進鍛煉能力
不斷完善課外體育鍛煉作業評價機制,形成“家、校、社”三位一體助力學生自主鍛煉習慣養成,把學生自主體育活動作為開展課后服務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引導動員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制訂一個鍛煉計劃,明確鍛煉的目標和內容,規定鍛煉的次數和時間,計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使小學生的機體逐漸適應。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安全,不斷提高學生的技巧,也是對學生最好的督促。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成為孩子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催化劑”。
總之,昌圖縣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按照“學生睡眠管理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工作方法,開展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及睡眠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學生在學習中養成了良好的運動和休息習慣,達到了理想的運動與睡眠效果。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正以充沛、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參與學習,推動了“雙減”工作落地,促進了昌圖教育的高質量和諧發展。(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教育局供稿)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