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清晨,45歲的江蘇鹽城景山中學語文教師路璐登上從南京飛往新疆伊寧的飛機?!耙w6個多小時,然后再坐汽車去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睂τ谶@種長途奔波,她早已習以為常。
2018年7月,路璐參加了援藏援疆“萬人計劃”,進入察布查爾縣初級中學任教。2020年,她又作為中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入疆開展新一輪支教。這幾年來,路璐輾轉察布查爾縣的3所學校任教。
來到察布查爾縣后,路璐才深感任務之重。當時,察布查爾縣還未全面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語文成績多半不及格。如何推進普通話教學成為路璐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第一節語文課,路璐就給全班同學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踏詩而行。她要求同學們從朗朗上口的古詩入手,多說多練。放學后,同學們排隊出校門時要“一遍遍地大聲誦詩”。
此后,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就出現在察布查爾縣初級中學校門口。近百名學生一邊走路,一邊誦讀古詩?!皸罨浔M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聽著同學們不熟練,甚至有些僵硬的發音,路璐覺得自己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隨后,路璐開始“重點突破”。一班的巴克力(化名)斷斷續續才讀完小學,普通話基礎弱。路璐就經常給他“開小灶”。不到幾天功夫,巴克力就可以默寫《天凈沙·秋思》全篇詩句了。
路璐明白,語文不光是教學生能說會寫,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熱愛漢字、熱愛中華文化的家國情懷。課堂上,她經常為學生們講述歷史故事,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路璐給學生講錫伯族杰出歷史人物圖伯特的事跡,鼓勵同學們學習圖伯特修筑大渠的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圖伯特”。
清朝乾隆年間,圖伯特主張興修水利,并以九族為擔保,保證7年內完成大渠修筑。當時,錫伯族總人口有7000余人。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修渠工程十分艱巨。
圖伯特采取邊挖渠,邊種地的辦法,開一段渠就引一段水耕種,力求當年動工,當年受益。圖伯特不知疲倦的日夜工作讓錫伯族軍民感動不已。歷時7年的辛勤勞動,圖伯特終于挖成東西長達200余里的察布查爾大渠。大渠建成后,圖伯特卻患上嚴重的風濕病。但察布查爾周圍的荒漠上卻相繼出現了村落。
如今,察布查爾縣依舊享受著大渠帶來的紅利——察布查爾大渠已成為新疆錫伯族人民的生命線。
在路璐看來,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可以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對他們進行更好地教育。工作之余,路璐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察布查爾縣博物館,去了解像圖伯特這樣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2019年暑假前的最后一堂語文課上,同學們對路璐十分不舍。盡管她已多次提過暑假結束后會繼續返回察布查爾教書,可同學們還是不想路璐離開。
路璐半開玩笑說:“如果我開暑期興趣班,你們來不來?”讓她沒想到的是,同學們對這個提議十分支持。
為了這句“玩笑話”,路璐先后向學校、縣教育局等部門提出申請,免費為同學們開班。最后,路璐如愿把課堂搬到縣里的青少年活動中心,為孩子們講授《聲律啟蒙》。剛開課時,來上課的大多是路璐班上的學生。不到一周,學生就變成近百人。
一個月的《聲律啟蒙》系列課程滿足不了孩子們的求知欲。他們紛紛要求“加課”。每逢假期,《聲律啟蒙》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愛的“假期檔”。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路璐也創新教學形式,采用空中課堂的方式延續她與孩子們的約定。
來自鹽城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7級的學生周冬晴在大二時曾來到察布查爾縣參加支教活動。路璐是周冬晴的師傅?!奥防蠋熒险n,和別人講的不太一樣?!敝芏缯f。
在為學生講解《紅樓夢》時,路璐一開講就讓周冬晴眼前一亮。她先為同學們展示了維吾爾族婦女用一種名為奧斯曼的植物畫眉時的圖片。她指著綠色的奧斯曼草向同學們解釋“綠眉毛”的美學。
路璐娓娓道來,《紅樓夢》中有言:“西方有石名黛?!边@里的“黛”其實是墨綠色的。眉毛是黑色的,植物是綠色的。將植物的汁水涂在眉毛上,就形成了墨綠色的美感。所以說人對于美的追求是不分時代、不分民族的。
路璐的課堂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讓周冬晴最為感動的是,師傅曾經對她說:“像圖伯特一樣,我們做老師就是要在這里修一條教育的‘大渠’?!保ㄗ笾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