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鐵們的支持!我為黑玉米代言……”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帶貨在內蒙古科右前旗展開。北京林業大學掛職干部、駐遠新村第一書記張驊化身主播?!?個半小時的直播,近20萬人圍觀,銷售總額突破20萬元?!睆堯憣@樣的業績感到滿意,“脫貧之后,大家伙的日子更要蒸蒸日上?!?/p>
別看張驊如今跟村民們打得火熱,2017年底他剛來遠新村時,可是吃了不少“閉門羹”。去農民家里講政策,村民說“拍張照就行了,我地里還有活兒要干”;給村民上黨課,黨員們反映“講得很好,就是聽不懂”……張驊說:“在基層工作,關鍵是要當好‘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轉換器?!睘榱吮M快融入遠新村,張驊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走村入戶。7天時間,他挨個走訪了50余戶貧困戶;12天后,他把全村300多戶檔案全部捋順。村民們看在眼里,“這個‘博士書記’干活實在!”
發展產業是脫貧的根本。當時,遠新村以種植玉米為主,畝產純收益才300多元。張驊仔細研究村里的種植養殖結構,咨詢了多位專家,最終決定以“黑色系農產品”為切入點?!拔覀兎N植黑糯玉米、黑小米、黑豆、黑蕓豆等五谷雜糧,定位一線城市的中高端消費人群?!睆堯懡榻B,現在遠新村已建成了集鮮食玉米加工、碴用玉米加工、五谷雜糧真空包裝為一體的扶貧車間,種植土地收益翻番,3年累計銷售300余萬元,集體經濟年增收20余萬元。
“博士書記”來后,村民們明顯感覺干勁足了。通過“三務公開”化解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群眾矛盾;通過“村規民約我來定”引導群眾參與村級治理;通過“善行義舉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也大有變化?!暗谝粫浀慕洑v讓我人生充滿意義?!睆堯懻f。(本報記者 丁雅誦)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