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系統、全面加強專業設置管理是引導和推動本科職教優質發展的前提,可謂是關鍵中的關鍵。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建立本科職教專業設置管理的國家制度。
專業設置是體現現代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的根本性指標?!掇k法》充分把握現代職教發展規律,立足當前本科職教發展的迫切需求,為新時代本科職教專業設置管理確立原則、形成制度和指明方向。
一是突出類型教育特點?,F代職教體系中的本科職教具有鮮明的類型屬性,其專業設置體現類型教育的規律性特點,應當面向技術技能人才鏈條的高端層次,適應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掇k法》強調本科職教專業設置的類型屬性和特點,確定其培養定位為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切實從教育制度的專業管理方面構建起我國中職和高職之后的本科層級技術技能人才積累體系和機制。這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管理因應產教融合需求邁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步,使我國本科職教的辦學定位一錘定音,切實將現代職業教育鏈、技術技能人才鏈與產業全鏈條緊密銜接。
二是形成三級管理機制?,F代教育專業設置管理的有效模式體現為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協同、各司其職、合力落實?!掇k法》明確構建起本科職教專業設置的三級管理機制,即由教育部負責專業設置的管理和指導,制訂并發布專業目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做好本行政區域內高校本科職教專業建設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和專業結構;高校則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產業發展重點領域,設置服務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對接新職業的相關專業。國家引導、區域統籌、高校自主的模式確保本科職教專業設置形成國家有標準、省級可優化、高校能發力的有效機制。
三是產教融合貫穿全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本質特征和根本路徑?!掇k法》強調本科職教專業設置要主動服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此,國家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定期發布行業人才需求以及專業設置指導建議等信息。高校則聚焦產業、行業、企業和職業發展需求明確專業設置的可行性,并且必須由校企共同完成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因此,《辦法》從根本上確保了產教融合貫穿于本科職教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四是動態落實評價監測?,F代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建立良好有效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勢在必行?!掇k法》確定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健全本科職教專業設置的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并且通過階段性評價和周期性評估監測扶優裁弱,實現專業布局不斷優化和專業結構持續完善,使職業教育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在國家制度層面得以確立。
當前,各地在準確理解《辦法》內在要求的基礎上,全面加強落實是夯實專業設置和建設質量,切實推動本科職教創新高效發展的關鍵。
一是要產教同步謀劃、校企聚焦融合。落實《辦法》首當其沖要明確本科職教的專業設置與發展必須對接產業中高端需求并培育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此,區域本科職教需要確立將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與產業建設同步實施、與技術進步同步升級、與國際產能同步布局的基本思路,形成專業動態對接產業的產教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為此,地方落實《辦法》一是建立區域產業人才需求的預測與發布機制,為高等院校本科職教專業設置提供明確的指引;二是積極構建常態化校企共研、共建、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機制;三是形成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建設和評價標準研發以及實施評測的常態機制。
二是要夯實五業聯動、強化五方合力。多年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表明,區域職教專業設置和建設水平取決于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專業“五業聯動”的效果,并受制于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和科研院所“五方合力”的強弱。區域推進《辦法》落地一是迫切需要通過共建應用技術轉化中心、產品工藝研發中心、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等,全力打造技術技能積累研發聯合體,全面支撐本科職教專業建設;二是積極破除障礙,成立實體化運作的職教集團,探索面向中高端產業鏈、擁有法人資格、獨立實體運行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化解校企合作進行專業建設的制度性難題。
三是要優化銜接機制、形成類型體系。本科職教是構建中、高、本、研技術技能人才銜接轉化機制的關鍵性環節,而其自身專業設置與發展也依賴于該機制的發展水平。為此,各地落實好《辦法》,一是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融互通和銜接轉換,實現書證融通是根本要求;二是同步深化應用性學位制度建設,形成中、高、本、專業學位研究生有效銜接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三是在建成一批高水平職教本科院校的同時,積極支持普通本科高校探索職教本科專業建設,強化職教本科與普通本科之間的滲透和融通;四是全面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產教融合性,切實向“應用”轉型,為本科職教專業搭建向上延伸的通路。以此,搭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人才培養“立交橋”,加速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類型體系。
四是要提升基礎能力、打造一流師資。各地依照《辦法》完善本科職教專業設置與發展,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是根本,其核心在于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為此,一是聚焦教師學術性和職業性,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專業知識的應用性,全面提升專業教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二是充分發揮普通類和職教類師范院校優勢,強化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作用,激發區域內高校積極性,會同知名企業實施本科職教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計劃;三是建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聘用制度并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鼓勵并暢通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入校兼職任教,提高兼職教師隊伍的績效管理水平。(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職業教育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 米靖)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