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中小學節約教育工作推進會。此次會議是為了貫徹中央精神,推動落實中小學節約教育工作,指導開展好節糧、節水、節電“三節”教育活動。會上,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小學的同學們向全國的中小學生發出了積極參與“三節”行動的倡議。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低碳教育基金、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等單位聯合啟動了《勤儉節約伴我行》節約教育讀本(中學生版、小學生版)的捐贈活動,首批向全國500所中小學校免費贈送讀本25萬冊。
教育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開展節約教育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現實需要,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加強中小學節約教育任重道遠、刻不容緩。各地各校要在課堂教學中下功夫,結合各自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勤儉節約教育。要在校園文化上下功夫,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勤儉節約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逐步形成“崇尚節約、摒棄浪費”的校園風尚和文化傳統。要在社會實踐上下功夫,要保證城市學校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農村學校要普及校園種植養殖,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勤儉節約對社會的意義和作用。要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在學校管理的各個環節體現節約要求,抵制奢侈浪費行為,將勤儉節約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優評先結合起來。要在家校合作上下功夫,發揮好家長委員會作用,辦好家長學校,引導家長為孩子節約習慣的養成樹立表率。
據悉,今年以來,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群策群力,各負其責,深化節約教育,認真組織開展好節糧、節水、節電“三節”教育活動。各地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將節約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常規內容,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節約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內,滲透到學生思想認識之中,落實到學生言行舉止之上。有的立足長遠,健全機制,將節約教育開展情況作為考核校長、教師的重要內容,并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引導校長和廣大教職員工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榜樣。有的將地方和學校開展節約教育、建設節約型校園情況納入教育督導指標體系,并開展經常性督導檢查。有的加強宣傳,深化影響,形成宣傳聲勢,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大力推介地方和學校節約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果。如今,“光盤行動”蔚然成風,“三節”教育正在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全面開展。
與會代表參加了白紙坊小學的“手拉手,節約路上一起走”主題校會,分享孩子們勤儉節約的心得和做法。天津、四川、安徽等省市教育廳負責同志、白紙坊小學校長做了交流發言。全國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相關材料:
1.節約歌
5.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幼兒園廣泛深入開展節約教育的意見》的工作匯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