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31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和第39個教師節系列宣傳慶?;顒影才?,并發布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發言中介紹了相關情況和今年教師節的活動安排。
任友群介紹,2023年,教育部會同中宣部選樹宣傳1位時代楷模、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0位最美教師、1位特別致敬人物和1個最美教師團隊。公布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998項,其中,基礎教育570項;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本科)各572項;高等教育(研究生)284項。組織開展第三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學教師團隊等199個團隊入圍。指導推出電視劇《追光的日子》、電影《芳草滿天涯》和《此生有約》等多部教育教師題材文藝作品。
任友群表示,當前,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形成新局面。啟動實施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國優計劃”)。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首批試點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會同6所部屬師范大學,共3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培養任務。推進師范生公費教育。2023年部屬師范大學計劃招收公費師范生8300名。計劃招收“優師計劃”師范生12420名,比2021年實施之初增加28%。推進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72所師范院?;ヅ筛刹拷處?00余名,師范生訪學交流、跨校培養近900人,培訓教師20.3萬人次,開放優質課程862門,共享圖書館資源及數據庫近800個。提升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聯合中國科學院舉辦6期“特色科學教師研修班”,科教協同提升科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管理改革和待遇保障方面取得新進展。任友群介紹,教育部深化教師管理改革,選擇省、市、縣三級10個地區,開展國家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鼓勵支持地方探索深化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深入推進教師資格制度改革,平穩組織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認定工作,2023年上半年,427.3萬人報考教師資格考試。加大博士后招收培養力度,優化青年人才隊伍儲備。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落實高校職稱評審監管,拓寬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持續加強教師待遇保障。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隨當地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聯動機制。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部門多方聯動,持續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成果。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繼續加快實施邊遠艱苦地區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目前,中西部22個省份715個原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覆蓋約7.3萬所鄉村學校,受益教師約130萬人,人均月補助額394元。在中央獎補政策的帶動下,全國有1086個非連片特困地區縣也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教育部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修訂《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鼓勵吸引技術技能人才到職業學校兼職任教。優化職業教育教師培訓體系。推動高水平大學、頭部企業和職業院校組建共同體,分層分類共建170個“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持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完成國家級培訓13.6萬人次,省級培訓9.2萬人次。
教師隊伍資源配置呈現新面貌。任友群表示,教師隊伍規模進一步擴大,素質進一步提高。2022年底,全國各級各類專任教師比上年增加35.98萬人,增長1.95%。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比例為81.02%,比上年增長3.3個百分點,其中,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比例為76.01%,比上年增長3.78個百分點。義務教育階段具有中高級職稱專任教師比例為54.39%,普通高中為60.78%,中等職業學校為58.99%,高等教育中具有高級職稱專任教師比例為42.22%。應對人口變動趨勢,推動教師資源優化配置。部署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需求摸排和發展預測,開展專題研究,進行綜合性研判和前瞻性布局。有序推進“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實施工作,2023年計劃選派17410名教師到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受援縣支教。深入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選派工作,指導對口支援省市完成2000余名支教教師輪換工作。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財政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聚焦國家重點發展和緊缺薄弱領域,挖潛退休教師資源優勢,開展支教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