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何淼)教育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成效。
任友群表示,十年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制度體系完善健全。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高位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中辦、國辦出臺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國辦出臺加強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文件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尊師強師惠師政策,基本形成了科學規范、系統完備、有效管用的教師制度體系。
十年來,全國教師隊伍實現了量質齊升。我國專任教師總數從2012年的1462.9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1844.4萬人,增幅達26%。各級各類教師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小學教師本科以上學歷從32.6%增長到70.3%,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超過50%,高校碩士研究生導師從22.9萬人增長到42.4萬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從6.9萬人增長到13.2萬人。這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成為了支撐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的“大國良師”。
十年來,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持續強化。出臺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等政策,師德建設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十年來,中國特色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建強。建立了以215所師范院校為主體、510所非師范院校共同參與的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實現由“中師、???、本科”三級教師教育向“???、本科、研究生”三級教師教育躍升。
十年來,教師管理綜合改革走向深化。實現全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省市縣三級全面達標,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全面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17.2萬人次躍升至今年的1144.2萬人次。
十年來,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提升。建立了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制,各地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績效工資發放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全面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中央安排250.1億元,惠及中西部22省份725區縣7.6萬所鄉村學校130萬教師。推進高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中央投入260多億元,支持邊遠艱苦地區建設約60萬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超過83萬教師入住,讓教師們安居樂業。
十年來,教師隊伍人才建設取得重要突破。著力完善高校高層次人才建設制度,強化緊缺領域人才培養,實施好重大人才專項,加強高端智庫建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校人才建設體系。先后評選2675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712名國家教學名師,培養227名名師名校長,打造364個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創建40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十年來,教師隊伍短板加速補齊。持續推進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基本形成。實施“特崗計劃”,為中西部鄉村學校補充103萬名教師。出臺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幼兒園專任教師從147.9萬人增加到319.1萬人。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特殊教育教師從4.4萬人增加到6.9萬人。實施教師人才支教援助專項,通過“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和“組團式”援疆、中小學和高校銀齡講學計劃,累計派出22.1萬余名教師到農村和中西部學校支教講學。啟動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從東部遴選247名優秀校長,支持160個幫扶縣每縣建好一所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
十年來,教師工作與信息化不斷融合創新。實施兩輪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大大提升。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建立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探索新技術助推教師工作的新路徑。推進教師數字化學習,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成“教師研修”專區,全國“教師暑期專題研修”剛剛結束,1300多萬教師注冊學習,累計學習訪問量超過13億次,這是近年來國家層面首次組織的最大規模線上專項教師培訓。
十年來,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持續濃厚。建立了以人民教育家、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為代表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和以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為代表的教師選樹宣傳體系。選樹宣傳“人民教育家”于漪、衛興華、高銘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時代楷?!崩畋?、黃大年、陳立群等一大批教師重大典型。表彰全國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4300余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35名、最美教師120名,引領廣大教師見賢思齊。很多行業企業在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時“教師優先”,很多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對教師實行優待,很多社會團體、企業、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任友群指出,國家興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師。百年基業,十年輝煌。十年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值得濃墨重彩。十年來,各部門各地區各學校通力協作,推動教師工作由注重規模走向量質齊升階段。十年來,廣大教師以昂揚的精神、專業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澆灌教育田地,為億萬學子帶來美好希望,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