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的有關工作進展情況,該平臺已于今天開始試運行。
呂玉剛介紹,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工作,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在總結原來的“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運行服務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并將原來的“云平臺”改版升級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 “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曾提供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資源兩大類資源,為支撐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云平臺至今累計瀏覽次數達到了64億,去年“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日均瀏覽數量又有了顯著增加。
據了解,升級后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進一步豐富了原有的專題教育和課后教育資源,并且新增加了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4類資源,共有6個板塊,進一步凸顯了服務“雙減”工作的需要。
平臺現有資源達到了21334條,另外還外部鏈接了60個專業網站共享有關資源,“資源總量得到了大幅增長,”呂玉剛說,其中,課程教學資源在原有的國家統編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教學資源基礎上,新增加了北京版、蘇教版、北京師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個版本116冊教材的課程教學資源,同時上線了66家出版單位的1834冊電子版教材。
呂玉剛表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將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邊建邊用的思路,持續加強建設,不斷增強功能、擴充資源、提高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