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有關工作進展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教育部在總結“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運行服務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并將原云平臺改版升級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
呂玉剛指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堅持“四個原則”,即堅持需求牽引,統籌考慮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等方面使用需求,注重以用為本,大力加強資源建設與應用;堅持共建共享,注重系統謀劃、整體設計、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切實提高資源建設共享效益和運行保障水平。
堅持育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中心,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嚴格資源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確保資源專業化精品化體系化;堅持集成創新,適應課程教學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加快教育資源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步伐,不斷豐富完善更新資源,升級迭代服務功能。
“經過2至3年努力,實現平臺體系協同化,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國家基礎教育平臺體系;網絡運維順暢化,基本具備支撐平臺穩定運行、性能可靠、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條件?!眳斡駝傉f。
他表示,精品資源體系化,基本建成導向正確、科學專業、覆蓋廣泛的高質量基礎教育資源體系;融合應用常態化,基本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利用平臺資源教與學成為新常態。
據介紹,升級后的平臺進一步豐富了原有的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資源,并新增加了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實踐經驗等4類資源,共有6個版塊,進一步凸顯了服務“雙減”工作的需要平臺現有資源達到21334條,其中新上線10335條,比原來增加接近一倍,另外還外部鏈接了60個專業網站共享有關資源,資源總量得到大幅增長。下一步,還將通過多種方式不斷豐富擴充資源。
呂玉剛還表示,課程教學資源在原有的國家統編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教學資源基礎上,新增加了北京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個版本116冊教材的課程教學資源,同時上線了66家出版單位的1834冊電子版教材。(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