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第三場“辦實事 見實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新增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39所,促使中西部高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土地、編制等支持大幅提高,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經費大幅增長,總計超500億元。
“教育部將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作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重要指示最直接最具體最生動的戰略實踐,作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重大政治任務?!苯逃扛呓趟舅鹃L吳巖表示,近年來,中西部高等教育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科研創新水平、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高校師生和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抓統籌,匯資源
從一所西部普通高校,成長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部省合建”高校,青海大學連續實現學校發展的“三級跳”。青海大學的“脫胎換骨”是西部高??缭绞桨l展的縮影。
吳巖介紹,教育部抓統籌,匯資源,先后實施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對口支援中西部高校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提升中西部高校辦學水平。
自2012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啟動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工程以夯實辦學基礎、改善教學條件為目標,重點加強實驗室、圖書館等基礎辦學措施和信息化建設,累計支持173所中西部高校教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00余項?!笆濉逼陂g,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07億元。
自2013年起,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實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作,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中西部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支持1所地方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笆濉薄笆濉逼陂g,每年每校由中央財政支持約1億元。2018年,該項工作正式轉為部省合建機制。
“十三五”以來,新增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39所。共建促使中西部高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土地、編制等支持大幅提高?!笆濉逼陂g,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經費大幅增長,總計超500億元,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重點共建帶動中西部各地政府投入建設資金超190億元。
“20年來,在教育部和對口支援高校的傾情傾力支持下,青海高校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實現了脫胎換骨式的提升,促進了青海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鼻嗪J〗逃龔d黨組成員、副廳長梅巖在發布會上說。
自2001年對口支援中西部高校以來,119所中央部屬高校和東部高水平地方高校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工作,實現了西部12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通過對口支援,教育部單獨劃撥定向單招博士指標4507個、碩士指標1522個,為受援高校教師提高學歷開通綠色通道,極大提高了西部高等教育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和內涵式發展水平,實現了招生規模、科研經費、學位授予點數量等辦學指標的快速增長。
抓基礎,優結構
相距5000公里,依托線上平臺與沉浸式遠程直播互動教室,上海市精品課程、華東理工大學的無機化學課程原汁原味地隔空“搬”到喀什大學,兩校學生共同上了一學期的“無機化學”。自2015年起,喀什大學陸續引入線上課程,至今已開放通識教育線上課程近2000門次,極大地改善了學校通識課程資源和師資缺乏的局面。
這得益于教育部組織實施的“慕課西部行”計劃。教育部先后組織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地方高校優課聯盟等12個聯盟組織和單位,向西部高校開放課程資源和實驗教學資源,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截至目前,面向西部高校提供近14萬門慕課以及小規模定制課程服務,已有725所西部高校使用慕課開展教學,占西部高校的97.3%,學生參與學習達1.63億人次,有力提升了西部高校的課程建設與改革“造血”功能。
在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方面,中西部高校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打造特色優勢專業,增強服務區域發展能力。西部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新增本科專業布點1萬余個,增設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草業科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糧食工程、藏藥學、資源勘查工程、邊防管理等一大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急需緊缺專業。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通過對口支援,教育部共選派900余名干部到中西部高校掛職工作,9700余名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到受援高校開展實地授課、學術講座等交流活動。中西部高校共選派3800多名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掛職鍛煉,8800多名教師到支援高校進修學習。
抓重點,補短板
2018年,經過5年本科、3年規培,作為遵義醫科大學定向全科醫學生首屆畢業生,李田書回到貴州鳳岡縣琊川鎮中心衛生院,做起了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鄉親們發現,自從鎮上來了高水平的全科醫生,很多過去鄉鎮治不了的病都能治,再也不用出遠門到縣、市醫院看病,省了錢,減了痛,治了病?!俺抢镝t生多,不缺我一個。鄉親們的健康,需要我守護?!崩钐飼f。
遵義醫科大學作為教育部首批定向全科醫學生培養高校,于2010年開始培養定向全科醫學生,10余年來,已招收2147名學生,700名畢業生在鄉鎮衛生院服務,其服務點覆蓋了全省86%的縣區市?!拔覀儗崿F了畢業生100%履約、100%入編、100%落實待遇的‘三個百分百’的好成績?!卑l布會上,遵義醫科大學校長劉建國說。
加強中西部衛生健康人才供給是中西部高校的重要使命。教育部積極推進農村訂單定向本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單列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提前批次招生等方式,實施“兩免一補”政策,確?!吧系脕怼?。形成了“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的全科醫生崗位勝任力培養模式,保證了“用得上”?;緦崿F了定向生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已為中西部22個省份3萬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了7萬余名健康鄉村守護者,確?!跋碌萌ァ?。
吳巖表示,下一步,教育部要在國家戰略和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謀劃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全面振興,適度打破省域的行政區劃,綜合考慮地理、交通、產業、文化和自然稟賦的因素,形成區域特色鮮明、類型多樣互補、引領作用強勁的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格局。
一方面,將推進高校集群發展,以西安、蘭州為戰略支點,發揮高水平大學的龍頭作用;以重慶、成都為戰略支點,打造西南地區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另一方面,建立專業集群。引導中西部高校聚焦區域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優勢專業集群。在西北、西南、中部三大區域分別布局建設高等教育創新綜合平臺,建立東中西部高校全國性對口支援對接平臺,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等。
“此外,我們還將全面啟動省部共建2.0,加強與中西部省份開展共建地方高校工作,強化任務牽引、實質支持、動態調整,推動省部共建工作縱深發展,促進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眳菐r說。(本報記者 歐媚 董魯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