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
“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深入參與全球教育治理邁出新步伐,密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合作,服務國內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
第一,黨中央高度重視,領導親自推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發揮中國影響
過去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會見來訪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并向雙方合作舉辦的重大活動發賀信,為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文明交流互鑒等重要理念得到教科文組織高度認同。彭麗媛教授多次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特使身份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獲獎者頒獎或向頒獎儀式致賀詞,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志專訪,出席女童和婦女教育座談會,分享中國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的理念與經驗,呼吁國際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女童和婦女教育發展。中央領導多次出席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的重大活動并講話,產生了廣泛國際影響,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第二,合作舉辦高層次國際會議,為全球教育領域迎接新技術革命貢獻中國智慧
“十三五”期間,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先后舉辦了第二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2016)、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2017)、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2018)、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2019)、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2020),圍繞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職業教育等與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國際教育領域熱點和前沿議題,積極同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經驗、中國方案。這些會議形成的《人工智能與教育北京共識》《唐山聲明》《保護和促進世界語言多樣性岳麓宣言》等一批重要成果文件,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文獻。
第三,積極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為世界教育發展提供中國力量
“十三五”期間,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設立的長城獎學金共資助來自82個國家的291名學生來華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的15個掃盲項目獲得我國與該組織合作設立的孔子教育獎,10個項目獲得女童和婦女教育獎,20個項目獲得亞太地區教育創新文暉獎及榮譽獎,產生良好的示范激勵效應。連續實施中非信托基金項目惠及10個非洲國家,在支持項目國教師培訓、提升教育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深圳和上海以及海南航空、偉東集團等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的信托基金項目順利實施,幫助亞太、非洲等“一帶一路”國家發展女童和婦女教育、教師培訓、高等教育及教育信息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國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平臺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教育領域有效進行疫情防控、開展大規模線上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經驗,積極向國際社會推介我國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和平臺,并向非洲國家提供一批免費優質線上資源,樹立了我良好國際形象。
第四,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全球教育發展做出中國努力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2030年教育目標實施,是該行動指導機構——2030年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也是2030年教育監測指標技術合作組和教師工作組等工作機制成員。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要引領性報告“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我國深入參與《承認高等教育相關資歷全球公約》《開放式教育資源建議書》等準則性文書磋商制定工作。我國有9個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型城市網絡。
“十三五”時期,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多個合作平臺,完善合作格局。依托有關高校和地方合作設立了國際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國際工程教育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系學校網絡國際中心和教師教育中心等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在華設立的教育類二類機構達到5個;設立了陶瓷文化保護與創新、和平學、工業遺產、文化遺產法等6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在華設立的教席達到20個。這些中心和教席在教育扶貧、教師培訓、疫情期間推廣在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努力將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一全球最大智力機構的戰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